美學≠美術吧,本來是來看答案的,結果討論幾乎全都偏到“美術”去了……
度娘百科說:
美學(希臘語:αισθητικ?;英語:Aesthetic)是一個哲學分支學科。
德國哲學家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學概念,并稱其為“Aesthetic”(感性學),也就是美學。
美學是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系的一門學科,即美學研究的對象是審美活動。審美活動是人的一種以意象世界為對象的人生體驗活動,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文化活動。
美學屬哲學二級學科,需要扎實的哲學功底,它既是一門思辨的學科,又是一門感性的學科。美學與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神話學等有著緊密聯(lián)系。
國內的美學教育
美學的范圍與宇宙同在,與人類同在,作為一本美學原理,應該講哪些內容呢?這不但涉及到美學作為一種學術按自身的邏輯關聯(lián)的內容,還要涉及到教育體系的學科分類對美學的具體呈現(xiàn)的制約。
在中國,一是放在哲學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的美學,二是藝術學下面的四個一級學科里:藝術理論、美術與設計學、戲劇與影視藝術學,音樂與舞蹈學;三是文學下面關于文學的諸學科和一級學科外國語言文學下面的各國文學,四是一級學科建筑學下面與建筑藝術相關的學科和林學下面的園林植物和觀賞園藝。這里最為重要是因藝術學與美學的分離而產(chǎn)生出來的藝術概論(或藝術學概論)與美學的關系。可以說,美的藝術類型與藝術概論所講的內容甚多重合。因此,還要對學科分工的內容加以考慮。在綜合這兩個方面方面之后,一本美學原理,一是要列出所應講的問題,二是在這些問題講清之后,要讓人對整個美學問題有一個整體性的領悟。
基于此,一本美學原理,最需要講的問題如下:
1,審美現(xiàn)象學,講清楚當人面對美,做審美欣賞時,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審美是怎樣開始的,怎樣進行的,最后的結果是怎樣的。
2,審美類型學,講清楚美分為幾大基本類型,如美、悲、喜等大類,下有小類,如美之下有優(yōu)美、壯美、典雅,這些類型各自的特點是怎樣的。
3,審美文化學,講清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念和表現(xiàn)形式,進一步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觀念和形式。
4,形式美法則,講清楚超越文化和時空的美的基本法則,如形、色、對稱、均衡等。
5,美的起源,從人類文化學來看,美是怎樣產(chǎn)生的,人是怎樣認識到美的。
6,美學的學科歷史,講清楚美學是怎樣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其規(guī)律是什么。
在這六大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審美現(xiàn)象學、審美類型學、審美文化學、形式美法則,作為教育體系中的美學原理,知道了這四大方面,就基本上把握住了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