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W
2012 2007
發(fā)布于 2019-05-13 · 圖片1
我的大學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名校了,位于北京,徐悲鴻先生曾任校長的那所…

簡單談談我對名校的感受吧~

1. 精英式教育

當年讀這所大學的時候,每個系只有十幾名學生——其中大部分學生不是應屆畢業(yè)生,也就是說,那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入學…嚴苛的入學要求在界內(nèi)保證了此校入學生的高水準。同時,入學的學生接受的也是精英式的管理和教育,學校老師的數(shù)量跟學生數(shù)量差不多,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學習空間和跟老師交流的時間…在業(yè)界保證了輸出人才的質(zhì)量和地位。

2. 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

名校的教師群本身就是資源,個個都是大師,名師,那自然出來的都是高徒。

另外,由于學校的知名度高,前來交流指導的“老師們”,也都是世界一流的頂尖人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學校趕場聽講座!因為前來學校辦講座的都是國際級大師,落下哪個都覺得虧,因此每次都是一場接一場的來回跑著聽。

就讀名校的學生,資訊和眼界的獲得,肯定是非名校比不了的。

3. 同學之間的競爭壓力

既然入校的學生都是精英,那彼此之間的競爭壓力肯定小不了。

學會面對,適應壓力,并在競爭中獲勝是名校學生的必修課。

所以,在名校經(jīng)過“洗禮”的學生,畢業(yè)后在社會上的競爭力自然不容小視,同時,就算畢業(yè)后,對于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等不斷學習的意識,也會伴隨終身。

4. 人脈資源

名校里的人脈關系包括師生之間,同屆之間,跨屆之間,跨系跨專業(yè)等等。

往大了看,美國藤校畢業(yè)生的圈子和非藤校的完全是天壤之別!

藤校名校畢業(yè)的學生中有總統(tǒng),有商業(yè)大亨,有電子巨頭… 橫跨金融界,政界等各大領域,并且在各個領域里基本都是領軍人物。

甚至很多著名的團體和集會,也限定入會成員的畢業(yè)學校等等…

這一點就分開了名校與非名校畢業(yè)生的社會地位和層次。

讀名校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風景”…

如今我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對于今后孩子要不要讀名校的問題,我的回答不僅是肯定的,而且希望她們能看到更廣袤的世界!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4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我上過斯坦福。

沒有拿學位,因為算是交流項目。但是上了一年課。

因為沒有拿學位,所以其實有很多名校的隱形好處是享受不到的。

但是對我有兩個主要的影響:

1. 借用錢鐘書的說法,名校就像出疹子,出過一次也就夠了。從此沒有了那種看到別人名校就自卑的莫名其妙心理。

2. 學習真的很苦,但是有一次考試竟然拿了第一。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讓我覺得自己其實還挺厲害的,而努力真的有用。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發(fā)現(xiàn),屬于八卦性質(zhì),比如:

1. 名校也有不怎么樣的老師。當時有一門課是...
15歲
想法
自己上過名校的花友說說看,名校經(jīng)歷對你的人生有什么影響?

我小學上的是貨真價實的名校,30幾年前雖然沒有學區(qū)房一說,但也是全市的響當當。那時小沒什么感受也沒什么比較,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真是個好小學,所有的作業(yè)都在校內(nèi)完成,放學有延長班,校長辟了頂樓給我們做活動室,作業(yè)快又好的同學就可以領了牌子上樓玩。我那時的目標就是“又快又好”根本不用大人盯著。我表哥和我一個學校,他是永遠站著做作業(yè)的,做完就玩的大隊長。

放學以后我的書包就放在學校,跳牛皮筋到天黑再回家。晚上看看課外書(其實...
8歲
11歲
想法
被樓上上過斯坦福的花友震驚了。嚇得不敢寫了,但是還是有話想說。輕拍。

我大學上的也是最次的211,當年讀書不努力,真的,初中不去夜自習,高中不聽課,跑網(wǎng)吧,聊天,唱K各種跑出校門吃吃喝喝。后來高三抓緊了一下,勉強上個211真的是后悔……當然了,懷著沉痛的心情去了那所大學,結(jié)果學校的同學好多人是拼命了多年終于如愿以償考上,從農(nóng)村出來,覺得光宗耀祖了,滿意度極高。這讓我驚訝不已。因此,我覺得名校的差距就在于,你會遇到很多層次在你之上的人,出身,經(jīng)濟,家庭背景,等等。因為教育從來...
10歲
15歲
想法
我本人,在藤?;斡七^一年,之前各種層次的學校都經(jīng)歷過。無獨有偶,娃爸的經(jīng)歷,讀過的學校跟我差不多。

小學讀了三個,都是菜小,頻繁轉(zhuǎn)學是跟著我做老師的親戚。。。娃爸也曾經(jīng)在兩地輾轉(zhuǎn),住在親戚家。那批同學里后來讀到本科的都不多。不像現(xiàn)在,家長盯著,老師也盡心。那個年代,菜小和重點小學的硬件軟件差距沒有那么大,家長能否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更重要些。

我們后來讀的初中也很一般,娃爸上的是對口的菜中,打架斗毆事情多,一年能有兩三個考上重點高中那種。我上家門口的中學,一言難盡。后來我...
8歲
10歲
想法
我念過國內(nèi)第二梯隊名小、傳統(tǒng)名中與國外知名大學。也念過國外菜中。

“名校”的定義

1.歷史悠久聲譽好。一所學校至少得開辦了20多年培養(yǎng)出一代人才能看出學校對學生的長遠影響。新學校短期的高升學率并不能證明這所學校的教育是否成功。我讀的名中有一百多年歷史,學校也會經(jīng)常邀請一些成功校友返校講他們對成功的理解、如何走向成功、這所學校如何改變了他們。

2.不僅成績好,學生都是全面發(fā)展的。越是牛校越是花在應付考試上的時間少。我念初中的名校中考加直升返回高中率70%,高考本科率100...
12歲
想法
國內(nèi)985大學本碩。高考學理,當時不懂只覺理科容易考大學,老師認為我學文優(yōu)勢大,我愣是不聽。結(jié)果學理學的痛苦,高考物理化學還拉了平均分。倒也上了985高校,同學大部分小城市小地方的學霸清北漏子。所以大家都只專注學習。大學生活基本乏善可陳,各種高數(shù)模電理論學的那叫一個痛苦?不懂。本來本科畢業(yè)想就業(yè),可陪著男友考研,考上本校公費研究生,就為了個學歷繼續(xù)本專業(yè)深造。不知人生目標何為。就業(yè)也隨波逐流選了北京科研單位。一直混到這個地步。大學真的虛度時光,研究生階段每晚看韓劇。所有專業(yè)就...
8歲
11歲
想法
其實我不好意思談這個,小學上的還是不錯的小學,初中是當年全市排第一的學校,很嚴格,一年四季天天穿校服,高中也是全市前三,歷史悠久,大學卻上了很靠后的二本,一度覺得特別特別丟人,不過也就是在這時候真正的主動學習,打算去美國讀碩士。美國是在本科排名前50的學校讀的,同學里有不少清華的。我覺得一路上下來感覺名校還是生源的差距最大,然后我反而現(xiàn)在覺得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所以現(xiàn)在養(yǎng)孩子也是身心健康排第一,每天保障戶外運動時間,沒有時間可以不讀書,但同時逼迫自己換著法子的融入知識在孩子玩...
上名校的過程中是增加見識、拓寬視野、開闊眼界的過程,在那段還算美好的求學日子里,我深刻地體會到啥叫"夜郎自大",啥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啥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遺憾的是當時的自己被突如其來的自由沖昏了頭腦,白白錯過和浪費了許多的大好光陰和學習資源。
15歲
想法
大學是最次的211,感覺不是名校。

中學出過宋氏三姐妹,出過張愛玲,不知道中學能不能算是名校了。

反正,大學沒有給我的就業(yè)帶來任何的便利,就比畢業(yè)就失業(yè)好了那么一點點。也許在更差的學校待過才能體會這大學的優(yōu)越性。也不見同學愛學習,不上不下吧。

至于中學,考進初中時分低分去了藝術生班,學習氛圍不濃,沒什么感覺,挺輕松的。高中進了重點班,到是從同學那學會了抓緊時間做作業(yè)。除了班級平均分很高,也沒感覺出什么壓力,因為周圍大家都在這樣做??上Ц呖继惶鴽]成功,或者說本來也就是在...
15歲
想法
名校的資源,不是非名校學生可以想象得到的,包括硬件資源,更重要的是軟資源。

名校給畢業(yè)生帶來的是終身“福利”。

最簡單的例子: 我在不同大學做lab manager后發(fā)現(xiàn),在更好的大學,就能索取到更多免費雜志和brochure,雖然都是我本人。
Sally W
Sally W
201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