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太太開著一家生意不錯的小旅館,勤快的女兒米瑞是她的好幫手——切洋蔥、削土豆、洗床單、拖地板,樣樣拿手。生活本來也可以就這樣繼續(xù)下去。
可是有一天,走鋼索的貝利尼出現(xiàn)了??吹阶咴阡撍魃系呢惱幔兹鹣?,一個人所能做的事情當中,這一定是最神奇的了。
詹姆斯·希爾曼在《破譯心靈》一書中曾說:“遲早會有某個東西把我們召喚到一條獨特的道路上。
你可能會把這‘某個東西’記做童年的一個標志性時刻,在那一刻,一股莫名的沖動,一種迷戀,或事態(tài)發(fā)展的獨特轉(zhuǎn)變,就像一種號召一樣震響在你耳畔:這就是我必須做的,這就是我必須擁有的,這就是‘我’。”
毫無疑問,米瑞走在鋼索上,就是走在了通向“自我”的人生路上。
當米瑞知道了貝利尼那些偉大的表演,想要跟貝利尼一起走時,貝利尼拒絕了,理由是“我害怕?!?BR/>
這是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這種恐懼也證實了心理學(xué)的觀點,“自我”的建設(shè)是終其一生的事情。
引人深思的是,貝利尼最終戰(zhàn)勝恐懼的力量來自米瑞——一個更加年輕的生命。
米瑞突然理解了貝利尼內(nèi)心的挑戰(zhàn),站到了貝利尼的對面,伸出了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