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jīng)歷過,也會覺得親切,因為他寫的是人性和生活的本身。
引用余華自己創(chuàng)作本書時的感想:
“我覺得像福貴這樣的人,就像是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你在寫這個人物的時候,你就是不斷地在了解他。他說的每一句話,有時候你寫下來,這句話可能說得不好,我馬上在電腦里邊把它刪掉。為什么?因為這話不是他說的,他不應該說這樣的話,所以,馬上刪去。連續(xù)這樣下來后,寫到后半部,你基本上發(fā)現(xiàn),不是你,是另一個人在寫,這時候你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在寫。最后那個福貴走出來的那條人生道路,不是我給他的,是他自己走出來的。我僅僅只是一個理解他的人,把他的行為抄在紙上而己,就這樣?!?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