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靜的一本冊子,見的是水磨工夫,能把《長恨歌》詮釋到這個程度,難得了。清楚記得年少時自己通篇背誦《長恨歌》的樣子,覺得這首詩真美,白居易怎么就那么厲害,那些詞兒陪著那個韻,念著詩就像唱著歌。更重要的是少年的虛榮,在喜歡的姑娘旁邊大段大段背誦很拉風。而今捧著這本畫冊,感觸卻變成了自蘇軾、米芾興起的文人畫傳統(tǒng),詩畫共賞永遠帶著最濃郁的國風腔調。我們強調筆墨,但更注重心象和才情,就像那《長恨歌》,從技法角度講確實已經是漢語運用的巔峰,但更讓人難忘的還是詩中的百轉千回、至死不渝。配畫很容易讓人動力不足,總覺得是在給別人跑龍?zhí)?,這本書的配畫卻直接配到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確實是件很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