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都有它的閃亮點
與娃兒一同長知識,以為此書只是重復Gravity, 連生詞都沒有,結果還是發(fā)現了有趣的新點:
潮汐 -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
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分別產生的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的總稱。
月球距地球比太陽近,月球與太陽引潮力之比為11:5,對海洋而言,太陰潮比太陽潮顯著
地潮、海潮和氣潮的原動力都是日、月對地球各處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間互有影響。大洋底部地殼的彈性—塑性潮汐形變,會引起相應的海潮,即對海潮來說,存在著地潮效應的影響;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質量的遷移,改變著地殼所承受的負載,使地殼發(fā)生可復的變曲。氣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動,使海潮的變化更趨復雜。作為完整的潮汐科學,其研究對象應將地潮、海潮和氣潮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但由于海潮現象十分明顯,且與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交通運輸等關系密切,因而習慣上將潮汐(tide)一詞狹義理解為海洋潮汐。
在農歷每月的初一即朔點時刻處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一側,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會引起“大潮”,在農歷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陽和月亮在地球的兩側,太陽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會引起“大潮”;在月相為上弦和下弦時,即農歷的初八和二十三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發(fā)生了 “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