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應(yīng)該鼓勵孩子在可以開始讀大人書的時候,讀名著?
最近體會到的一個原因是:名著的作者們是體察人性細致入微而且把人性淋漓盡致描寫出來的大師,名著有助于孩子(對我們大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人性的復(fù)雜。
為什么有次體會,我最近在讀《罪與罰》,我覺得,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個偉大之處是,作為一個男性,他極其大膽地,又極其細心地把男性心底的一些真實卑劣齷齪的想法寫了出來!
比如照片里這兩段描寫,是一個男人在擇偶上的內(nèi)心活動,讀了后讓人難受,更讓人思考。
我當然不是認為,任何一個女孩看了這樣一段描寫后就對男性深惡痛絕,而是,這樣的文字,能讓一個讀者(特別是一個女孩讀者)覺察到世上有這樣陰暗而且被偽裝的讓你也許感受不到的陰暗想法。
體會到人性復(fù)雜,并非意味就要憤世嫉俗,體會到人性復(fù)雜,依然可以保持善良,但是是一種帶有智慧的善良。
閱讀名著讓人清醒,閱讀名著讓人更智慧,希望我這樣的判斷,能隨著我的閱讀進一步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