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2015年的一本繪本了,有些年頭,無意間看到,很值得一讀。
故事是講述1920年-2015年,近一百年間,發(fā)生在一家三代人身上的故事。
我爺爺樹生、我爸爸長安,和我愛蓮的故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初讀第一次腦子里升起的畫面,“家書”蘊含的厚重的情感,在這個短短的繪本里詮釋得淋漓盡致。
家書是戰(zhàn)亂時代普通民眾顛沛流離對親情的珍惜與渴盼?
還是連接起前方戰(zhàn)場與后方家庭的書信?
還是沖鋒陷陣的士兵留給他身后家人的所有的情感。
這情感中,有離亂的哀愁,有生離死別的悲傷的與思念,還有一份鏗鏘的豪情。
爺爺,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告別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由一名文質彬彬的小學教師轉而成為一名戰(zhàn)士,從此,日夜出沒于炮火連天的殘酷戰(zhàn)場,把所有的思念與寄托畫作了畫。
爸爸,考入美術學院,每年畫一幅自己的爸爸畫像,雖然他們父子從未見過面。
而我,辦了這樣一場畫展,《父子書展》,展出爺爺畫爸爸的畫作,展出爸爸畫爺爺?shù)漠嬜?,還有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