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6-10 · 圖片1
我所理解的大語文不是說孩子要拔高多少范圍多大,而是強調(diào)語文學習的深度,要著眼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改變過去死記硬背的老觀念,關注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把想寫的清楚地表達出來,如果可以再來個思辨和論證。即大語文的核心在“語”、“文”,而不是“大”!四歲寶貝還是以培養(yǎng)閱讀習慣為主,我們家的思路供參考:

1、孩子自主閱讀前,讀各種經(jīng)典繪本,盡可能培養(yǎng)美育,人肉讀了一套又一套的書,一遍又一遍反復讀…

2、學前不容分說積累兩三百首古詩詞、百篇小古文,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成語典故耳熟能詳、講起來頭頭是道…

3、從神話和成語引入中國歷史,打通歷史主線,讀歷史時涉及到的典故、詩詞、文學流派,不厭其煩,進行拓展…

這三點做好,保守估計得十年了,學前階段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基本,而且閱讀和積累一定是長線,它的好處到了高中階段會體現(xiàn)的分外明顯!所以閱讀的過程中開心就好,要是能引發(fā)思考當然就更好了,娃還小把心放在肚子里,慢慢陪她長大吧~~~

語文靠天賦,天資不夠如何努力? 

回應5 舉報
贊14
收藏9
3年前
看看大語文板塊拆分:

第一是基礎知識,包括字、詞、語法等。(地基,自主閱讀的前提)

第二是文史素養(yǎng),藏在歷史典故、成語、古詩詞等載體中。

第三是文言文(古文),既跟文史素養(yǎng)有穿插和結(jié)合,又有獨立的語法知識。

第四是閱讀,主要是現(xiàn)代文閱讀,在試卷中多體現(xiàn)為閱讀理解。

第五是寫作,跟閱讀的關系非常密切。

綜上,閱讀也是!
3年前
小花生改版 好不習慣…
3年前
笑妍依依 小花生改版 好不習慣…
確實有點,而且基本上都是剛適應,又升級??
3年前
清越Y(jié)uer 確實有點,而且基本上都是剛適應,又升級??
不過現(xiàn)在評論也可以疊加 超級美
3年前
說的不錯。謝謝對大語文的分析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4歲
想法
1、建議家長多給講講成語故事,故事是小朋友最能接受的一種方式,既聽了故事也順便積累了成語。2、家長領著背誦適合孩子唐詩,也可以多聽,比如《婷婷唱古詩》錢兒爸朗誦詩歌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3、《西游記》《三國演義》的動畫片、《假如歷史是一群喵》的動漫看起來,積累名著和歷史的知識。
不太理想,說這個大語文是什么意思?我理解的這個語文就是一個閱讀嗯,加上他的識字,加上后期又要嫌棄的一個拼音大語文的話,拼音就顯得很狹隘了,那么我們從一個閱讀的基礎來講,就是一個提升閱讀速度,認真能力,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說從哪套書開始,哪套書都很合適,我們要選取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如果單純是文學性的話,我覺得這個年段的孩子就不是很能坐得住,去用文藝性的東西培養(yǎng)閱讀興趣
8歲
想法
我知道這個覺得大雨分線都是大原車的,是啥我自己理解的,語文就是一定的閱讀基礎嗎?然后想過學之類的這種嗯,自己感覺的話,像幼兒園的課程一般都是從百家姓簽字,京韻這種的誦讀開始,或者是從古詩嗯,誦讀現(xiàn)在好多都加入的兒歌呀,手指操出來的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簡單的這些入手
清越Y(jié)uer
清越Y(jié)ue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