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第一年,幾家歡喜幾家愁。作為剛進入小學娃的家長,還未經(jīng)歷過雙減前的激烈角逐,但也有幾分淡淡的擔憂??吹胶芏嗉议L都說多了時間解鎖了不少新技能,滑雪、獨輪車、書法等等,掰指頭想想我們這個寒假,因為疫情,興趣班都停課了,制定的寒假計劃沒有按照時間完成的,只是每天堅持做幾樣,保持了每日學習的習慣。
總體來說這個寒假最大的收獲大概就是保持了上學期末剛有的點學習狀態(tài)。一年級的小娃,之前也沒上過學前班,剛上小學真的是步步緊趕,寒假前老師表揚說進步很大,為了避免退步到幼兒園自在耍的狀態(tài),每天給安排有學習,因為太磨嘰,以至于小娃說這放假跟沒放假一樣。每天早上都要早讀,哪怕十點起床,也要讀背成語或者古詩,復習了以前背過的兩本《一周一首古詩詞》,做完了語數(shù)兩本《一遍過》,寫了幾張卷子,字帖和口算達不到每天一遍也堅持著。之前準備加的注意力訓練和控筆訓練沒有做,因為還要給他玩的時間。因為在學校副課有了看電視習慣,提出來看動畫,給他投屏看了幾集《如果歷史是一群喵》,方橙的孫悟空十二個人物休息時間也快拼完了,還拼了兩三套樂高賽車。。。過了年松懈不少,每天只背背成語古詩,寫張口算,把布置的各種拍攝照片和視頻作業(yè)搞搞,對了過年還自制游戲和家人玩,邊玩邊掙零花錢那種,寒假基本每天都親子閱讀,閱讀量進步了點,獨立拼讀的不多,然后就開學了。小學這第一個寒假時間好短的,還不到一個月,如上所說,好像沒有開啟什么新的技能,卻好在保持了每天學一點的態(tài)度,新學期開學除了調(diào)整作息時間,順利進入新一輪學習。
回想去年寒假,我們還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臨近畢業(yè)前最后一個寒假,沒有升學壓力,公立幼兒園也沒有提前學知識的安排,為了不太虛度光陰,計劃表格做起來,興趣班上起來周內(nèi)每天上午是書法和美術的寒假班,一周上一兩次足球課,其他時間比較自由。逼著用《四五快讀》和《直映認字》認了部分的字,過程比較艱難,小伙楞是學過就忘,只能多重復,不強求。根據(jù)每天安排會抽時間背《一周一首古詩詞》二年級那本剩下的背完了并且復習了一下,每晚睡前必讀書。這樣情況下,還帶小伙去點點夢想城體驗職業(yè)游戲,過完年小伙還回老家東串門西逛街的吃著“百家飯”玩了幾天,所以畢業(yè)前的這個寒假,小伙壓力并不大。
上小學前的暑假和小學后這第一個寒假小伙明顯感覺有壓力了。上學前暑假,我們的城市連番經(jīng)歷了洪水和疫情,出游計劃泡湯,因為馬上要上小學,而且之前沒學過知識類,閉門在家做以前買的各種資料:學而思的學前七大能力、摩比愛數(shù)學、數(shù)學思維游戲書、全腦開發(fā)500題等等,一兩個月刷了好幾套書,小伙壓力大,我壓力也好大。每天早讀背誦是《聲律啟蒙》,因為篇段長,一章三節(jié),一兩天背一節(jié),一周背一章半,暑假三個月下來,磨磨唧唧背完了上卷。臨近開學前一個月學了一遍拼音,讀《聲律啟蒙》也會讓他嘗試拼讀,并聽寫幾遍后,在進入小學后學拼音時候得以成功跟上學校進度,加上每天早讀拼讀,整個學拼音過程沒有太過艱難。
對比去年寒假,去年距離進入小學尚有半年時間,整個狀態(tài)比較輕松,今年是已經(jīng)上了小學,趕上雙減,學校布置的都是素質作業(yè),各種錄拍手工,實在跟“心靈手巧”這詞搭不上邊的老母親和小伙一起成長努力完成,學校沒有布置手寫作業(yè),但是畢竟第一年入學老母親不敢大意,時刻提醒自己幫小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重,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壓力了。
前兩天看了小花生推薦的“KISS PLAN”,新的一年,準備重新調(diào)整計劃,保持早讀習慣,隨著春暖花開,運動也要多加量了,大人和小朋友都要一起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