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影
2009 2009
發(fā)布于 2015-12-04 · 圖片2
這是一本震撼靈魂的小說,在一個被塔利班蹂躪成分崩離析的國度,在普什圖人和哈扎拉人的宗教分歧中,我看到了救贖、背叛和愛。
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期許的阿米爾。小說首尾重疊,成為兩幅相似追風箏的畫面,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兩代人之間反復地上演著,但每一次的重復之間,生活都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當仆人哈桑是阿米爾最好的玩伴,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與侮辱時,阿米爾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不敢挺身。阿米爾因懦弱、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后甚至栽贓他,讓他和他父親的玩伴和仆人--阿里永遠離開了這個家。躲避戰(zhàn)火的阿米爾和父親移居美國后,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卻不顧危險,前往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家鄉(xiāng)變了,戰(zhàn)亂不斷,民不聊生。哈桑死了,兒時的家也被軍隊征用,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著中年的阿米爾。
一場救贖再次開始。故事的最后,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而變的麻木漠然。
作者用細膩平淡的筆觸,為我們真實的還原了阿富汗喀布爾,娓娓道來一段人性的救贖。語言平實而力透紙背,“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堅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從一個少年的眼中直達另一個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來不停歇地煎熬拷問著阿米爾懦弱的靈魂。親情、友情,歡笑、背叛,血水,樹蔭傾瀉的陽光,順窗而下的雨,最珍貴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獨自咽下的淚水,難以置信的身世,執(zhí)著奉獻的生命,連同風箏和那張帶著兔唇的圓臉在阿富汗這片被宗教信仰與真誠熱情纏繞,被戰(zhàn)火摧殘的土地上交織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長的交響曲。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沖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嘩眾取寵。 
追風箏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一條自我救贖的路,有人因為救贖成就完美,有人卻因救贖滑落深淵。有些人敢于面對,像索拉雅和拉辛汗;有些人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去彌補,像阿米爾的父親和哈桑的母親;有些人在逃避后選擇再次回歸,像阿米爾。我們的一生都是個追風箏的過程,哈桑的風箏是阿米爾;阿米爾的風箏是爸爸;哈桑兒子的風箏是安定;你的風箏是什么?
回應4 舉報
贊19
收藏
10年前
確實很棒,我看了電影,然后又看了書,百看不厭……
10年前
是,感動,深入人心。
10年前
看過他的群山回唱,看他的每本書都有一個感覺,名字就是一個好故事
10年前
故事背后的人性解讀、性格特色、還有獨特的民族文化沖突,是很大的亮點。我喜歡他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到位,并伴隨沖突有所變化
發(fā)布

推薦閱讀

16歲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這本小說是第二次讀,但是感覺和上次完全不一樣。上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總是讀不進去,這一次卻從一開始就讀得津津有味。這是一本講述勇氣和救贖的書,我不確定內心需要有多強大的信念才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原諒;我也不知道內心有多大的悔意,才可以在關鍵的時候去用生命解救另一個人。
8歲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很經典的一本書,看的心里怪難受的,看前面的時候,少爺阿米爾對待仆人哈桑的嫉妒之心,讓我想起從初中起我媽對我的閨蜜的態(tài)度也很好,我很嫉妒,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時候會有的心理就是嫉妒。提醒自己對待自己的孩子青春期的時候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到最后“我”才知道哈桑是爸爸的私生子,所以爸爸才會對哈桑那么好,卻又不能表現(xiàn)的太明顯,唉,太揪心了~
16歲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
? 一看書名,以為是浪漫的愛情故事。哈!想多了。故事講述,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普什圖人)和仆人阿桑(哈扎拉人)情同手足,吃同一個奶媽奶水長大。他們一起爬山,一起講故事,一起放風箏。阿桑由阿里和莎娜芭(小阿里19歲)所生,在他出生沒幾天,看到他兔唇的母親離開了他,阿米爾的爸爸對阿桑關心讓阿米爾反感。在一次風箏比賽當天,阿米爾眼看阿桑被阿塞夫欺負,但阿米爾卻沒有勇氣站出來,而是逃避,他內疚,自責。甚至栽贓陷害,說阿桑偷手表和錢,讓爸爸趕走他們。...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彤彤姐姐閱讀日,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目是《追風箏的人》一書,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的大門吧?
這是關於阿富汗少爺阿米爾的救贖故事。
阿米爾出生便含著金鑰匙,父親是當?shù)赜忻挠⑿?,有錢,有地位的人,父親有著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哈拉伯僕人阿里,阿里有一個兔唇兒子名哈森。故事便圍繞阿米爾和哈森展開。
故事的帷幕就是這樣。
兔唇哈桑一直是主人公阿米爾得僕人,在故事中哈桑一直重復著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了。
這一句話是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句話,怎麼講呢?為你,千千萬萬...
9歲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審書:
故事是從一個12歲孩子開始的,還有他的小伙伴哈桑。哈桑只是個小仆人,忠心于他的主人~主人公,但主人公的懦弱性格,導致了友誼的破裂,其實是主人公單方面的躲避。他成人后知道了真相,也后悔自己當初的所做所為,奮不顧身地救出自己的侄子,也同時救贖了自己的靈魂。

兒子還不到十一歲,心智算是超級不成熟的那款,可能還接受不了塔利班的血腥恐怖。情節(jié)感覺有點兒像是小蘿莉的神猴大叔,只不過一個送一個接。同是巴基斯坦的故事,同樣血腥的宗教,還有那些熱血善良...
2 1 6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近來整理有關阿富汗的書籍,手頭無中文版配圖為英文版,不過找到了曾在2015年豆瓣上針對中文版發(fā)表的書評:

“中文翻譯有損原著,盡管如此,對小說并不感冒的我還是帶著渴望看完此書,可見此書的吸引力。今天買到原著,開篇就深深吸引了我,奉勸那些沒有創(chuàng)作天賦的朋友們不要觸碰文學作品的翻譯。這段英文短評引自Goodreads:A sweeping story of family, love, and friendship told against the devastating bac...
17歲
書評
追風箏的人
(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書對戰(zhàn)爭前美好生活的描寫和對戰(zhàn)爭中的阿富汗的可怕、悲涼的對比讓人心中充滿震撼。戰(zhàn)爭確實太可怕了。
以前對阿富汗、塔利班、伊斯蘭都不太理解,讀了這本書,才能真真實實的感受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喜怒哀樂。每一個人都描繪的栩栩如生。我最喜歡阿米爾的爸爸,也喜歡得到救贖后的阿米爾,當然也喜歡哈桑。這是一部好書,等孩子長大些,我會推薦他看的。
16歲
16歲
書評
爸爸帶我看宇宙
[瑞典]烏爾夫·史塔克 著; [瑞典]愛娃·艾瑞克松 繪; 趙清 譯 / 接力出版社
在孩子心里,無所謂大小、遠近,這本書,以爸爸帶領為引導,感受夜空下繁星的浩瀚、夜色的魅力、旅途的歡愉。最后爸爸倒霉的踩上臭狗屎,顯露了爸爸浪漫的情懷下,卻不是哲學家的思維。帶孩子去感受一下大自然,感受夜色,感受萬物!
16歲
16歲
書評
世界上的另一個你
mo dong / 湖南文藝出版社
朗的妻子為他選擇了丹佛,一個黑人流淚漢,作為朋友。至此,兩個男人的友誼開始。朗和妻子作為“星期二”夫妻,每周來流浪漢機構為大家提供服務,關注他們的心靈和健康,隨著妻子的癌癥去世,丹佛接受上帝的指示,接過接力棒,為更多的心靈流浪者提供幫助。感人的真實故事!
16歲
16歲
書評
最美的時光
桐華 著 / 湖南文藝出版社
《最美的時光》,沒有《步步驚心》的穿越,沒有《大漠謠》的悲壯,沒有《云中歌》的糾結,只有一段“縱使你不愛我,你依舊給了我最美的時光”的堅守,只要我們不頹廢的對待生活,不浪費生命,命運畢將用另一種方式,獎勵我們的積極付出。The years for love.
追風箏的人
作者:(美)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著,李繼宏 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6
清影
清影
2009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