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樣簡便味美、又都受到勞工歡迎的食物,不知不覺地就組合在了一起。街頭的烤馬鈴薯攤依然火爆,不過越來越多的馬鈴薯被炸成酥脆可口的薯條,和炸魚一起出售,有時還會搭配一點點翠綠的豌豆泥——主食、動物蛋白、維生素都有了。就這樣,1860年,第一家炸魚薯條店在倫敦開張。良性循環(huán)由此開始,由于生意好,馬鈴薯的種植面積自然就越擴越大,同時,更平價的食用油出現(xiàn)了,馬鈴薯削皮機發(fā)明了……于是,炸魚薯條店越開越多。1888年,全英國已經(jīng)有超過1萬家炸魚薯條店,而到1910年的時候,這個數(shù)字翻了一倍都不止。進入20世紀,炸魚薯條由勞工的美食逐漸演變?yōu)橛竦淖類邸厮诡D·丘吉爾稱之為“良伴”。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競選期間被人拍到光顧炸魚薯條店,結(jié)果,之后的每一屆首相競選人都必須去上一趟炸魚薯條店,以示親民。今天,每個英國人平均一周最少會吃一次炸魚薯條,據(jù)說最標準的吃法,是用頭一天的《泰晤士報》裹上炸魚薯條,邊走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