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7-31 · 圖片3
整本繪本,色彩清新美麗,只是翻開看看圖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故事簡單,重復的語句和類似的劇情,讓孩子能享受到一種預言家般的快樂。
雖然這是個源于法國的小故事,但經過我們原創(chuàng)畫家的創(chuàng)作,無論是畫面場景的轉換,還是故事語言的起伏跌宕,都讓我眼前一亮,顛覆了國產繪本在我心中的不良印象。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1歲
想法
今年暑假江南的博物館+昆明的名人故居 7月到江南轉了一圈,被熱迷糊了!然后南京博物院一進門就被人頭給嚇退了;浙江省博之江館還不錯(可能因為地理位置稍偏,不像南博在鬧市區(qū),人頭密度不算大),比較舒適地參觀了半日。后面到紹興,先到魯迅故里,濃濃的商業(yè)氣息很煞風景。倒是徐渭藝術館很不錯,人少、有格調。寧波博物館剛好趕上三星堆文物特展,也是人滿為患,體驗感極不好。總的來說,暑假去江南逛博物館真不是好時候?;貋磉€寫了兩篇日志吐總結和吐槽
熱夏江南行:循著日子,撿拾時光的碎片
當印章蓋過文脈:我們帶孩子在博物館里丟了…...
11歲
書評
爺爺一定有辦法
文·圖/(加) 菲比·吉爾曼;譯/宋珮 / 明天出版社
讀完這個故事,有些家長也許會感到困惑:這個裁剪、縫制的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遠,對我們來說當今社會是一個物質如此充裕的年代,過度的物質商品化讓我們不太有機會使用舊東西。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所得之物缺乏感情,更不會珍惜,只會在"買買買"的刺激中尋得片刻的歡愉。沒有"舊"物沉淀出的情感和記憶,買再多的新鮮物都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我想這個故事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讓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11歲
書評
顏色的戰(zhàn)爭
(德) 愛娃·海勒 著;郭嘉惠 譯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小藍和小黃》,相比之下,這本書里的各個顏色的性格設定讓孩子略感不適,尤其是紅色和黃色,比較有“侵略性”。雖然最后矛盾被化解,孩子也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間色,但故事情節(jié)的確不太適合低幼孩子,容易讓孩子對某些顏色留下不好印象而帶有偏見。
11歲
書評
大家來聽音樂會
[美]勞埃德·莫斯 文; [美]瑪喬麗·普賴斯曼 圖; 張瑩瑩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這本《大家來聽音樂會》就是眾多樂器的音樂會大集合,就是給孩子們打開的一扇具有音樂魅力的窗口。
比如圓號"全身亮晶晶的,真是威風",我一邊讀文字、一邊做出吹圓號的姿勢,用還算湊合的口技模仿出一段《藍色多瑙河》的經典旋律,女兒笑瞇瞇地說,媽媽你"吹"得真像。低音管"是個愛跳舞的小丑,常常發(fā)出頑皮的低音",怪不得畫家讓一位鼻尖紅紅、頭頂禿禿的,還結了一個大花領帶的人來吹奏著。模擬一段《四小天鵝》的前奏,正是低音管的經典旋律?。∨畠好看慰吹竭@,配上我嘴巴發(fā)出的聲音,簡直樂得不行!
讀...
11歲
書評
龍牙顆顆釘滿天
朱虹 /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
一個神奇的民間傳說,兩條饞嘴的大烏龍為了爭吃蜜桃大打出手,攪得天翻地覆,日月無光(真是夠烏龍的),山崩地裂。女兒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不時發(fā)出驚嘆,蠻扣人心弦的,當最后聽到龍牙變成了星星,我們都送了口氣,愉快地笑了!
11歲
想法
今年疫情封控期間修煉的新技能 以前不怎么做烘焙的,無奈今年疫情封控期間買不著面包,而我們一家三口又都是面包西點控,就被逼開始修煉烘焙技能了。
從最開始烤的又丑又硬的雜糧面包,到有松軟口感的吐司,再進階到有點難度的牛角包、菠蘿包,現在已經能駕馭大多數面包了,還蠻有成就感的??。
11歲
書評
花婆婆
[美]芭芭拉·庫尼 (Barbara Cooney) 文圖;方素珍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女兒兩歲多就給她讀這本書,原本以為文字有點多,對這么小的孩子可能稍微難了一點,沒想到她聽得津津有味的,到現在還時常翻出來讓我讀給她聽。或許還不到四歲的她也還不理解何為“夢想”,但這個關于讓世界變的更美麗的故事應該在已她心里種下了一顆美的種子吧。
11歲
書評
旋轉的齒輪書 消失的小怪物: 培養(yǎng)好性格
(西班牙) 卡門·吉爾 等 著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書中有五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把平常生活中的小現象都涂上了奇幻的色彩,簡直就是小朋友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我讀著會覺得有些荒誕,但小鬧鐘卻很喜歡,似乎頗有同感。封面還有個大轉盤,旋轉到不同位置可以顯現書中不同故事里出現的角色,也蠻吸引孩子眼球的。
11歲
書評
月亮的味道
(波蘭) 麥克·格雷涅茨 著;漪然,彭懿 譯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看到圖書封面的時候,我就被吸引了:坑坑洼洼的表面,即是月亮的實際面貌,又經過了藝術的抽象,更加直接地呈現在眼前。再結合書名,總覺得月亮像薄薄脆脆的薯片,好想咬上一口。當女兒快三歲時,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也被吸引到了。也是,小孩子的世界里,除了玩,就是吃,這么誘人的書名,怎會不引起孩子的興趣和遐想。而故事情節(jié)也的確幽默有趣,沒讓我們失望。
11歲
想法
今年決定做讀書博主來督促自己好好讀書 今年年初開始在小紅書做讀書博主,初心就是想以這種方式督促自己好好讀書。

先是根據《好好讀書》里面四位當代名作家推薦的經典作品,按順序閱讀。因為我以前一直不太喜歡讀小說,這次打算逼自己補習一下。截止今日已經讀完圖一中的前7本。其中《老人與海》《朗讀者》《我彌留之際》讀的是英文版。

二月份過春節(jié),還專門擬了一份“美食文化書單”(圖二),讀了其中的《隨園食單》《肚大能容》《泡茶館》和《紅樓饗宴》,體重也隨之增長不少,趕緊打住,并找來《戒糖》學習其中的科學瘦身方法。

圖四是三月...
一個, 兩個, 三個......蘑菇下躲雨
作者:馮鶯, 賴振輝 繪;選自法國童話;小微 改編
出版社:中國福利會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3
愛故事的蛐蛐
愛故事的蛐蛐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我是怎樣培養(yǎng)女兒專注力的  贊49 · 收藏400 · 評論28
伴娃成長的各種“卡片”  贊62 · 收藏328 · 評論63
我如何用“編故事”法收拾家中小Boss  贊53 · 收藏185 · 評論50
“飛機跑道”識字游戲  贊23 · 收藏76 · 評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