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POSTSCRIPTS
福州郵史研究叢書系列自2019年正式啟動后,于今年夏天推出了第一本《中國·鼓嶺郵史研究》。緊接著,又馬不停蹄的開始了這第二本的編撰工作。原以為已經(jīng)有了第一本的基礎和經(jīng)驗,這第二本的編撰應該會相對容易一些。然而,實際編撰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除了時間緊迫之外,在選題、組稿、編排方面,都遇到了新的問題。這其中,讓編者最為棘手的就是“選題”。郵政史研究屬于廣義上的文史研究范疇,隨著研究的深入,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文史研究的其他領域。以本書為例,因為是以福建船政和馬尾郵史為結合點,如何把握全書中“船政文史”的篇幅并使之與“郵”能盡量貼合,是擺在編委會前面的一大難題。在幾經(jīng)論證、反復斟酌之后,我們嘗試以書信文化為切人點,選輯了幾篇與之相關的文章,希望能在不影響“郵史”的大前提下,盡可能讓讀者能更全面了解船政背景和船政文化。
提到馬尾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船政的歷史。馬尾本地的郵史肇始于船政郵史,再加入起源于長樂的羅星塔郵史,三者完美的鍥合,繪制了一幅中國郵政史上絕無僅有、精美絕倫的郵史畫卷,令中外眾多集郵愛好者、郵史研究者趨之若鶩。為這段郵史編輯出版一本文集,讓我們也倍感壓力。為了進一步編好本書,我們這次嘗試了多家單位的聯(lián)合。在合作過程中,各家單位都在各自領域發(fā)揮所長,再由主創(chuàng)人員進行協(xié)調、溝通,盡量做到優(yōu)勢互補。一些文章在內容方面對文史資料的擴展,也是多方合作后的一種嘗試。
在做了多種嘗試以后,這本書也得以順利出版。在讀者收到這本書、看過內容后,會得出什么樣的評價,編者也是期盼中帶著忐忑的心情,畢竟限于水平,這本書還存在諸多不足、甚至謬誤之處,也希望讀者的指正。但是從鼓嶺郵史、到馬尾、船政郵史,我們充分認識到福州乃至整個福建郵史還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福州郵史研究叢書系列”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這是編者在編輯中最大的感悟和收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著眼于本地文史與郵政史相結合的領域,讓郵史研究跳出方寸之外,以郵證史、以史論郵,繼續(xù)為郵史研究添磚加瓦。
編者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