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劉廣實先生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收集和研究中國民信局實物,并不斷在國內外集部期刊上發(fā)表研究文章,他的《中國民信局》(八框)郵集在1994年韓國世界郵展和新加坡亞洲郵展、1996年中國北京亞洲郵展和土耳其世界郵展上,均獲得了金獎,至今在此研究領域還未曾有人獲此殊榮,他是當今公認的中國民信局研究領域的權威和領路人。
劉廣實先生中國民信局研究內容的重點是民辦的信局,其次是信客。他對于信局的類別、設置情況、聯(lián)營、業(yè)務、資費、戳記及其不同時期與官辦郵政的關系進行了全方位的詮釋和探討,對信客的發(fā)展也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劉廣實中國民信局研究文選;2、劉廣實《中國民信局》(八框)世界郵展金獎郵集圖錄;3、劉廣實中國民信局典藏精品選。全書充分體現(xiàn)了劉廣實先生對于中國民信局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完美演繹了中國民信局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華美樂章,表現(xiàn)了中國民信局在當時中國大地上如何從事和經營民間通信服務,扛鼎中國民間通信事業(yè),塑造出了一個“信達天下”的偉業(yè),并講述了中國民信局如何從鼎盛走向衰弱的過程。
我第一次去上海拜訪劉廣實老師大概是2010年的夏天,在他家周邊的一家咖啡廳見的面。當時劉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話不是很多,但每一句都能說到點子上。我當時正好制作了一部《中國木刻地名郵戳》(五框)郵集,請他指導,雖然我們剛認識,但劉老師還是對我的郵集給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見,正是在他的指點下,我的《中國信柜郵戳》(五框)郵集在2012年榮獲了世界郵展鍍金獎。從那時起,我就與劉老師建立起了深厚的郵誼,后來在中國民信局研究方面,也時常向他請教,而劉老師一直說他只是年紀比我大點,我們之間不能算請教,只能算是互相探討。在本書編輯審校當中,劉老師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對每一字、每一句、每幅圖都認認真真地校對,逐一批點指正,讓我看到了一個已經忘了自己85歲高齡、忘了白天和黑夜、不知疲倦、且身體狀況又不好的偉岸身軀!這哪是在做審校工作,這分明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啊!由此我對劉老師的為人處世深感敬佩!感同身受!
劉老師原本想自己為本書寫一個序言,但因身體條件不允許,每天已寫不了多少文字,故托付我代寫序言。但作為劉老師的晚輩和學生,這個序言我是萬萬不敢代寫的,所以只好寫一篇編者語作為替代,勉強算是完成作業(yè)吧。
在本書的編輯、審校、出版當中,得到了諸多郵友的幫助,比如金曉宏先生對本書英文方面進行了全面校對;方立武先生為本書申請了內部準印號;特別是王建林先生為本書的編輯和出版發(fā)行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另外還有很多郵友給予本書出版助印。在此,劉廣實先生和我們編委會成員一起向大家表示真誠的感謝!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會繼續(xù)奮發(fā)努力的!
范利清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