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滿自己選借并拿上床要求讀的,不知他是被哪一點所吸引。這本書比較燒腦,粗讀一遍我自己都沒讀懂,頗有種<穆赫蘭道>的感覺。每頁用不同畫風表達的四個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小故事,通過不經(jīng)意的線索穿插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讀者就這么在同一故事不同角色中自行帶入、在不同視角中來回轉換,這表達手法和故事情節(jié)遠不是三歲娃能理解的。所以我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講,而是根據(jù)他對火車和車站的興趣只分別講了右上角和左下角兩個故事:左下角爸媽看報紙、穿報紙衣服戴報紙帽子,右上角人們等遲到的列車無聊到疊報紙進行穿戴搞怪。滿留意到了都有戴報紙帽子的情節(jié),同時對爸媽看報紙入神到把牛奶倒在小狗頭上這一點相當感興趣。雖然還沒弄明白(我也沒期望他能完全明白),兩個故事的連接點——報紙穿戴——很顯然他已經(jīng)留意到了。給3歲娃讀這本書,忘記通篇講故事這件事吧,不如當成個燒腦的游戲——找四個小故事的鏈接點——來玩,效果會好的多,也同時鍛煉了娃的邏輯推理能力。至于故事,要想弄懂,得很有耐心多伴讀幾遍才行,或者留待他大些自己弄明白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