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轉認讀,這事拖了很久,最近開始正式做分級指讀,從RazA開始,前天拿出來幾本,娃直接甩臉子了,賭氣,不讀,就不讀,還把書扔到地上。
我說:為什么不讀呢?這些書對你來說應該不難,而且讀起來三四分鐘就讀完了。你讀你會的就行,有不會的詞我來讀??梢愿嬖V我你為什么不愿意嗎?
娃突然撇嘴,說怕自己讀得不標準,然后哭了起來,雙手捂臉趴我身上大哭。那一刻,我感受到他的脆弱和擔心。也許,我不問,這一切就停留在“不配合”上了。
其實,我也有點納悶,我從來沒有在讀得標不標準上提過任何要求,甚至我心里一點也不在乎他讀得是否標準(反正比我標準),他怎么會自己生出這么嚴格的要求呢?
和爸爸交流后,爸爸反思,說以前娃每次讓他給讀英文書,他總是以“讀得差”為理由,堅決不讀,以后不能這樣了。
把心中的擔心說開了之后,娃很順利就讀了起來,一點也不別扭了。
昨天還和我說:媽媽,那些你覺得我還不會讀、先收起來的書,也許有我想看的呢,你也可以拿出來讓我試試啊,我讀不出來你再教我不就行了嗎?
深深感到“看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