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達到45分以上
所謂因材施教,所有的學生問題都是不同的。其實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新高考作文難以套作,所以寫完篇是難題,寫夠字數(shù)是難題。而完成作文擠占太多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明顯又會影響到其他題目的完成。
首先,就是充分利用題目所給的材料。
新高考作文,比較多的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中材料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內(nèi)容。比如2019全國I卷,提供了關于“勞動”的名言,也提供了三種對于“勞動”的錯誤言論。如果能夠利用這些名言作為段落的引入,對這些錯誤言論進行針對性的批駁,那樣結構和內(nèi)容都有了很大的保障。又比如2020年全國I卷,提供了孔子和司馬遷的評論,還有具體關于鮑叔、管仲、齊桓公他們的故事,利用這些故事足以分析出多個論點來支撐觀點。
其次,就是分論點來寫作文。從多個方面來寫作文,一方面更有說服力,另一面更容易寫夠字數(shù)。比如2020全國I卷,如果說“感觸最深的是齊桓公”,那么按照材料中的故事,可以分析出:
一、能屈能伸,被管仲暗箭所傷后,選擇裝死,既躲過了追捕,又贏得了時間。
二、善于采納意見,鮑叔推薦管仲,指出要稱霸諸侯必須任用管仲這樣的人才,他接納這樣的意見。
三、胸襟廣闊,齊桓公放下個人恩怨,以國家為重,管仲曾經(jīng)暗箭傷害自己,但是為了齊國的強大,齊恒公還是任用了管仲。
同樣,假如換成鮑叔,也同樣可以從材料中分析出:
一、鮑叔忠心耿耿,追隨齊恒公。但是不貪功自重。
二、鮑叔有知人之能,能夠為國家發(fā)掘人才。
三、鮑叔有放棄個人得失,以國家利益為重,推薦管仲,并且甘心身居其下。
從三個方面來寫,自然就更容易寫出來。
再次,是利用“假設論證”和“因果論證”對分論點進行處理。
比如上面最后一點,列出觀點后,再來一段“假設論證”:假如鮑叔貪權戀位,自己占了丞相一職。而管仲則因為仇隙被齊桓公殺死。那么靠鮑叔的才能,雖然能夠治理好齊國,但是卻根本沒有機會讓齊國繁榮昌盛,迅速崛起,稱霸諸侯。雖然沒有人知道其中因果,但是因為個人利益,而讓國家失去了這樣的一個機會,鮑叔心中會作何念想呢?
或者用“因果論證”:正因為鮑叔能夠以大局為重,舍棄個人權位利益,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然后自己甘居其下。和管仲一起同心同德為國家出謀獻策,為國家鞠躬盡瘁,才能使得齊國繁榮昌盛,迅速崛起,稱霸諸侯。
這樣一來,不僅有觀點有論證,字數(shù)也自然就上去了。
最后,還可以在結尾發(fā)出“號召”。
尤其是現(xiàn)在的作文都有個“情境”,有具體的“應用目的”。所以最后加以號召,不僅符合文體需要,增加字數(shù),還能夠體現(xiàn)文采。
比如2020全國I這道作文題,本身是“讀書交流會”,面對的是班里老師和同學們。所以,最后再來個號召:同學們,雖然我們只是學生,但是我們要學習鮑叔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精神和行為。雖然祖國不斷繁榮昌盛,迅速崛起,但是以美國為主的第一世界國家,開始對我們卡脖子,企圖通過科技、經(jīng)濟、政治文化手段來干預、阻遏我們的前進。我們一定要團結,一定要發(fā)奮,更要時刻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樣我們才能確保祖國能夠沖破重重阻力,成為現(xiàn)代化強國,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0年福建優(yōu)秀作文《君風之所存,霸業(yè)之所成》,根據(jù)這篇作文大家可以很好地看到上面觀點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