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貓Anna
2012
發(fā)布于 2020-12-04
要大量的聽,孩子要感興趣,就是投入,愿意跟著模仿,家長最好一起引導(dǎo)著說,這樣會更快,一段時間后,她能說出她最喜歡或最熟悉的話。所以,啟蒙階段節(jié)奏,圖畫,動畫,音樂是最好的素材。

然后遷移環(huán)境,在相同的語境下,當詞匯量足夠時,他還能自己變化換詞匯,這一級別就上升到初步應(yīng)用了。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會吧?應(yīng)該可能會吧,因為我們家小孩就是在一個,軟件應(yīng)用里,他那個里面就是會有一些圖畫。然后純英文不會出現(xiàn)一個單詞沒有字,但是孩子就會從那里面,然后聽到單詞,后來看著看著,然后就學會了,然后后來慢慢慢慢的就嗯,其他方面也就都跟上了
15歲
想法
會吧,只要她聽懂了。

我就老二在啟蒙一年后,開始大量聽故事,各種各樣,非常長時間聽。

大概積累了一定的量以后,有一陣子在聽童話集,翻來覆去聽了幾十遍,然后就模仿故事,自己編故事給我聽,而且是不聽不行的那種。雖然語法錯誤很多,用詞也很基本,但是她特別喜歡講。

后來又繼續(xù)聽,二年級寒假一天聽8小時那種,再開口說英語,用詞就豐富也精準了。但這個時候沒那么愛說了。

9歲
14歲
想法
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的事,聽故事,看動畫,大量輸入,可理解輸入,我小娃就是, 兩、三歲時一年多的輸入,他就斷斷續(xù)續(xù)說英語,去年小班寒假起就一直跟我說英語,我沒阻止。疫情在家期間輸入更大,輸出也更自然,后來開學后沒改過來,跟隊友說有時用普通話起了個頭,中途又改成英語,而且話又多,隊友帶他下樓玩,老尷尬了!后來用了兩個多月才慢慢改成跟隊友說普通話,跟我還是英語,挺好玩的
14歲
想法
我總覺得孩子有了一定的輸入之后才可能輸出,如果不開口一定是輸入量還不夠,所以沒必要著急。多聽多看,家長不厭其煩的在孩子耳邊多講講故事,玩英語繪本游戲,孩子聽多了看多了自然就會模仿,到時自然而然的就輸出了。
需要你和孩子互動和拓展。 看繪本,聽英語,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沒有錯,但是你后續(xù)還要加一步,就是進行互動,把所聽到的東西和孩子通過互動和提問題的方式刺激孩子輸出。某些繪本故事可以用來角色扮演。讓孩子有機會將所聽到的東西給運用出來,輸出出來。
3歲
6歲
想法
我們二外法語,muzzy第一季&小驢托托5集看了11個月了,不光聽還時不時跟讀,現(xiàn)在也不會說,偶爾來個一句臺詞就很不錯了,更別說說了,不過也有好消息,干了一年,跟的很流利了,似乎也懂了七七八八了(我也懂了五五六六了,她們應(yīng)該比我強),可以開放全部托托了,再看一年托托,再回來補充吧。
我們學英語,老二二個月就開口,老大也不過
三四個月就開口,每天抱出去溜達半小時,第一個月主要就問二個問題“what is this?”“what color is this?”,所以我估計開口說,...
12歲
想法
光讓孩子聽英語,孩子會突然會說英語嗎?

回答,語言的學校,聽說讀寫。大量的聽,聽力先行很有必要,所以我們所選擇的聽力材料,孩子能聽懂,能有效的磨耳朵,如何反復(fù)停一個音頻,孩子有可能會復(fù)述出來,這種情況是復(fù)述哦。
11歲
想法
會。會。會。會。會。。。。。。。。。。。。。。。。。。。。。。。。。。。。。。。。。。。。。。。。。。。。。。。。。。。。。。。。。。。。。。。。。。。。。。。。。。。。。。。。。。。。。。。。。。。。。。
7歲
想法
應(yīng)該會。不聽肯定不會。這是個過程,我們能控制的是輸入,輸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靜待花開
11歲
想法
有可能,畢竟只有自己孩子這一個樣本。
提供幾個經(jīng)歷作為參考。
曾經(jīng)2歲多午睡時我曾經(jīng)反復(fù)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t給他聽,一個星期后他突然完整地跟著唱了出來。
現(xiàn)在8歲多,我開始認真給他計劃英語學習。第一個圖書館和蘭登分級閱讀兩套材料都是只聽不看,一本書反復(fù)聽一周,每天一到兩遍,看書就能念出來了。雖然有些單詞不知道意思。
總之還挺神奇的。
花貓Anna
花貓Anna
2012
作者熱門分享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  贊1 · 收藏22 · 評論3
三年級上半學期  贊5 · 收藏4 · 評論7
二上 寒假語文計劃  贊4 · 收藏9 · 評論2
關(guān)于朗思英語考試  贊4 · 收藏8 · 評論3
這一年娃的成長與收獲…  贊5 · 收藏3 · 評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