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進入臘月就開始各種忙年了。
喝臘八粥,聽媽媽講臘八的來歷。
那時候外公還在,村上很多人拿著紅紙找他幫寫春聯(lián),我站在桌子旁幫他拉著紙,這么多年都過去了,外公寫字的筆畫現(xiàn)在閉上眼仿佛還能想象出來。
二十三炕鍋邊兒、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敲鑼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嘎嘎、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兒包扁食。
基本上就照著這個流程來,逛街買年貨,備年貨,買鞭炮,換新錢,街上熱熱鬧鬧的,最喜歡臘月這段時間。
可能是因為平時爸媽忙活,只有這段時間,忙著準備吃的,讓我們覺得有在認真生活。
最有年味的要數(shù)放鞭炮和貼春聯(lián),二十八左右家家戶戶門上春聯(lián)一貼,過年的氛圍立馬就有了。記得二十三要放鞭炮、還有年三十兒包好餃子、初一早上、初五早上、十五早上這幾個時間也是必須要放鞭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