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親子游

瀏覽190.5萬 · 日志268 · 想法11 · 問答3
寫日志
15歲
想法
(作者:讓·弗朗索瓦·米勒 1857年) 讓·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出身于法國諾曼底省的一戶農民家庭。他一直記得很小的時候祖母喚他起床的情景:“起來,起來,我的小弗朗索瓦,你知道嗎?小鳥贊頌上帝的歌兒已經(jīng)唱了好久了!”他作畫目的就是在含辛茹苦的折磨中表現(xiàn)生命的美。 23歲那年,米勒離開了鄉(xiāng)村,前往巴黎并拜畫家德拉羅什為師。米勒繪畫的主題是自己熟悉并喜愛的鄉(xiāng)村,希望能用畫筆描繪法國農民純樸而勤勞的形象。 這幅畫原來的題目叫《八月》。構圖表現(xiàn)的是一個收獲場面,使富饒美麗的農村自然景色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米勒有幾個好朋友看到了這幅畫中可貴的真實,于是建議米勒修改構圖,直到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個拾穗粒的農婦形象。正是這一修改,使作品產(chǎn)生了驚人的社會影響。 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他們日復一日地勞動,來養(yǎng)育這偉大的民族,他們日復一日地勞動,來締造這美麗的國家?!?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所作的油畫約僅八十幅,而且多數(shù)是小幅。米勒曾經(jīng)說過,倘使要使別人感動,首先要自己感動。要不然的話,再怎樣巧妙的作品,都絕不會有生命。他的作品不夠華麗,不驚世駭俗,但總能觸動你心底最柔軟的部位,讓你感動,讓你覺得暖暖的。
15歲
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