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網(wǎng)
帶孩子讀書學英語的地方
下載App
公眾號
登錄
注冊
首頁
閱讀打卡
英語啟蒙
精華專題
寫日志
回到頂部
中國文化閱讀
瀏覽30.1萬 · 日志47 · 想法4 · 問答2
寫日志
日志
47
想法
4
問答
2
熱門
最新
同齡人
搬書回巢book
日志
讀傳統(tǒng)故事,學人生之道
》開講張居正、戚繼光,也曾擔任《
中國
成語大會》《
中國
詩詞大會》等
文化
節(jié)目的嘉賓,他在節(jié)目中娓娓道來的風格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 《酈波解讀中華傳統(tǒng)智慧》是酈波老師特地為7~14歲的小朋友所撰寫,包括《酈波講學習之道》《酈波講齊家之道》《酈波講為人之道》《酈波講處事之道》四本。 每個章節(jié)都包括了一些典故
贊
收藏
評論
唯唯豆奶
9歲
日志
當論語遇上青春故事,這樣的解讀方式,孩子想忘記都難
解釋論語,這樣的解讀方式,既能激發(fā)孩子的
閱讀
興趣,又能加深孩子對論語的理解記憶。 張曼娟是臺灣知名作家與中文系教授,她創(chuàng)辦的“張曼娟小學堂”,致力于青少年國學推廣及提高少兒寫作能力。 “張曼娟學堂”系列包括《張曼娟成語學堂》《張曼娟論語學堂》《張曼娟奇幻學堂》《張曼娟唐詩學堂》等。 其中的論語學堂
贊
收藏
評論
張海麗
日志
弘揚傳統(tǒng)
文化
是我們的責任
文學翻譯獎。他說《登鸛雀樓》里面,短短20個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翻譯成英文需要很多單詞,但漢字,簡簡單單地表達出了優(yōu)美的意境,使人感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中國
字、
中國
話、
中國
藝術(shù)、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多么美妙??!我們要熱愛傳統(tǒng)
文化
,好好學習傳統(tǒng)
文化
,弘揚傳統(tǒng)
文化
,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要寫好
中國
字,要工工整整方方正正,要說好
中國
話,要多
閱讀
、背誦國學經(jīng)典等。
贊
收藏
評論
嚕嚕836
8歲
16歲
日志
傳統(tǒng)
文化
故事立體書
》,《井底之蛙》,《守株待兔》和《亡羊補牢》,這四個故事即是傳統(tǒng)
文化
故事,也是成語故事,是非常經(jīng)典的小故事。 書籍裝幀采用立體精裝的裝幀,質(zhì)量非常好,每本有5頁左右的翻頁,每張都是3D立體畫面,孩子在
閱讀
過程中可以充分的感受立體畫面的生動,激發(fā)想象力。 繪本故事由國內(nèi)一線插畫師聯(lián)合打造,線條和畫面設計自然、生動,色彩明亮,和故事情節(jié)有很好的貼合度,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能力 。
贊
收藏
評論
SunnySunnyYing
10歲
日志
節(jié)日,神話 關于傳統(tǒng)
文化
不同套系不同主題的四本書
正好從圖書館借了關于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的四本書,做個簡單的整理。四本書如下: 1.
中國
民族神話故事典藏繪本系列的《燧人鉆木取火》 燧人鉆木取火/
中國
民族神話故事典藏繪本25人有 · 評價18李學勤,潘守永 編 這一本里是兩個故事,不同的繪者,風格也不一樣 2.
中國
民族節(jié)日風俗故事畫庫的《端午節(jié)
贊
收藏
評論
玥玥寶貝蛋兒
9歲
日志
童書分享--《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故事立體書》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套《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故事立體書》,這套書將傳統(tǒng)
文化
成語故事,經(jīng)典寓言故事和立體的圖畫游戲書多元素結(jié)合在一起,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感受傳統(tǒng)
文化
美感,傳統(tǒng)
文化
知識和人生哲學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審美意識和藝術(shù)修養(yǎng)。 這套書選擇的故事都是大家熟知的,比如井底之蛙,亡羊補牢,狐假虎威
贊
收藏
評論
lemontree748
12歲
日志
新年伊始的傳統(tǒng)
文化
學習書單
最近娃爸提醒我總給娃讀外國人的作品,不讀國人自己的作品,所以反思后決定把家里與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有關的書匯總匯總,做個書單,從新年伊始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的氛圍,爭取堅持下去!書單里的書大部分是適合我家5歲男娃的書,還有一部分目前不太適合的就沒加到書單里。計劃在春節(jié)前都看這些書了,給孩子強化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知識。各位親們有此類好書也請跟帖推薦,謝謝啦!
贊
收藏
評論
<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父話題
中文閱讀
同級話題
繪本閱讀
閱讀習慣培養(yǎng)
親子閱讀
選書買書
名著閱讀
雜志閱讀
英語學習攻略
英語啟蒙
自然拼讀
分級閱讀
章節(jié)書閱讀
英語水平測試
學科輔導方法
大語文
數(shù)學
歷史地理
科學
運動
藝術(shù)
教育成長經(jīng)驗
素質(zhì)培養(yǎng)
閱讀習慣培養(yǎng)
兒童健康
親子生活
關于小花生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友情鏈接
免責聲明
商務合作
建議反饋
下載小花生APP
關注小花生公眾號
?2022 小花生
滬ICP備09005969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2022101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