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母并不重視審美,但我特別在意。 幼年時甚至用口水擦了墻灰摸臉上,也想不出更臭美的方法了,因為往身上披床單根本就是大家都會做的嘛。
不被重視可能司空見慣,只是我的父母還經(jīng)常阻撓我對美的追求,不讓留長發(fā)(我最喜歡給人梳頭發(fā)做造型了),給我買老氣的衣服和丑陋的書包(完全無力抵抗,奈何沒有經(jīng)濟實力),說我毛病多不應該對盛菜的容器有什么要求(經(jīng)常用顏色不均的不銹鋼盆子上菜),不讓我買課外書認為文學作品基本沒用(更不用講昂貴的藝術類書籍,跟現(xiàn)在的教育理論背道而馳),北方城市長大綠化很差還沒怎么逛過公園認識的植物寥寥無幾(對自然界認知匱乏,缺乏最基本的美學土壤)…
好在父母還算有點追求,送我去學了兩年繪畫。另一個興趣班是跟姥爺學書法,咱也算被培養(yǎng)過了…
上大學之前我爸還特地囑咐我:人的內在要高于外在。我就抱著這么個信念步入大學的,省吃儉用,衣服都買最便宜的,一年到頭卡里的錢都能剩下一千多(我家算不上窮,就是平時特節(jié)儉),還能外借給室友。好在21世紀初期的工科院校里彌漫著土里土氣的味道,我在環(huán)境里并不突兀。當然,心儀的男生也不會多看我兩眼。給人的印象就是無聊滴學霸,只會學,不會玩。
但有一點很值得慶幸,我學的是設計專業(yè)。也因為天生對美的向往,很愛欣賞美的事物,從建筑到日用,從繪畫到書法,從服飾到工作文檔。學生時代不舍得吃穿,但買書、學習、旅行、實習、看展都不遺余力。自從有了收入,對美的追求也蹭蹭蹭地提高。不熱衷于名牌,網(wǎng)購的服飾經(jīng)常被同事要鏈接,也經(jīng)常被征求穿搭建議。媽媽、婆婆和同事都愛跟我逛街,因為我總提中肯的建議。自家的房子裝修過兩套,全部自己設計(第二套裝修的經(jīng)驗總結在小花生公號里,日志也有好幾篇)。給孩子理發(fā)就家里解決吧,堅持到他看不上為止。這幾點上也省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吧,至少自家人都賞心悅目舒舒服服,還收獲了買買買的親情和友誼。
我從小頂著個宣傳委員的帽子,小學二年級開始畫黑板報,碩士畢業(yè)工作了繼續(xù)PPT范例和部門Logo設計?,F(xiàn)在從事的工作也是廣義設計范疇,算是靠了一半的專業(yè)在吃飯。
總之特別喜歡思考跟審美有關的一切,成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這一方面同輩的影響力和自身的基因及努力比父母后天的影響真是重要多了。當然我媽一直也都愛美,只是我小的時候怕我臭美。我沒生出姑娘來,先裝扮家里和家里的女人們吧。臭小子會不會美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我只能說盡力滿足,樂高和閱讀的陪伴多多益善。
我還是比較重視美感的。
可能因為之前留學工作在日本8年多,受霓虹國的美的影響還是比較多一些的。
1.在服裝搭配上。
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都比較明確。上班有上班裝。之前做銷售工作,西服套裝那是10來套的,回國后發(fā)現(xiàn)國內即使做銷售的穿西服的也很少,女性則更少,導致我都不好意思穿西裝上班了。
參加葬禮也有葬禮的衣服和小包搭配?;臼呛谏鞣籽b,樣子會比較古板些,婚禮么就更不用說。反正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
2.餐具,家庭搭配風格上。
我也會比較在意。喜歡干凈不花哨的。包括家里的裝飾畫,吊燈等。菜品上我會拿陽臺養(yǎng)的植物等來做裝飾。女兒在我的潛移默化下也學會了自己做個造型啥的。
某天早上娃做的pancake。
3.床品,靠墊等也會在意。配合適當?shù)幕棥?/p>
陽臺花草剪下來隨意插的花。
波西米亞掛毯自己學著編的。
4.平時拍照啥的也會比較在意美感。
周末有空做個小蛋糕。
這個背景墻是娃學習用的黑板(嚴格意義上是綠的那種)
擺盤很重要。
迷迭香面包
下午茶
審美對自己帶來的好處那就是每天心情保持得美美的。如果家里亂糟糟,會影響一天的心情。有時跟娃吵架生氣,自己去搗鼓下花草啊,收拾下家里的各種小搭配啊會立馬消氣跟多。呵呵。
另外,娃也會跟著自己注意起美感來。特別是衣服搭配啊等。
哈!這是我最忍不住想回答的一篇問答了!打算好好回答!
不過手頭圖片匱乏,先打個框架!
一、審美理解和歷程
小時候,我出身在一個普通人家,父母就是那種傳統(tǒng)認為學畫畫就是浪費錢不務正業(yè)類型……以前我媽還會給我買漂亮衣服打扮打扮,結果呢,后來奶奶帶我……悲催啊教育理念更加落后,連穿搭也省了,直接撿別人的衣服,其實那會我都五年級了,早就有了基本的審美,只不過我很乖沒有反抗,但是心里是不舒服的。
從小我應該就是自己畫畫畫的,記得一年級的時候還是學前班,我照著畫了一直鵝,我媽讓我畫的,她想我畫出來裝飾她的錢包,想必是我畫畫好吧。有一次,大約小學二三年級,忽然看到鄰居有個小房子掛著他畫的滿屋子的畫,水彩素描之類的,非常漂亮,那是第一次接觸繪畫,從此就很感興趣,但是沒有條件也不敢和家人反饋,可見我母親對我教育多么缺乏溝通,根本沒有給我閑聊表達自己感受所見所聞的機會。不過,我有一次在家附近玩,附近有個撿垃圾的鄰居,我從她那里翻到了一本《寶典》,愛不釋手!那是一本教學國畫的入門書籍……于是我跟著它畫起了國畫,在此佩服我的自學能力哈哈,后來我憑借《寶典》的教學,畫出來的國畫貼墻上,都能唬住那些門外漢,得到好一頓夸獎。
我自己亂畫,亂涂色,亂調水彩,臨摹,自學漫畫。從三年級到初三,因為沒有系統(tǒng)學習,繪畫水平只能說臨摹能力很好但是其他就是零基礎。最多色彩感知等不會差,并且長期耳濡目染繪畫,審美應該還是ok的,這審美不是我自夸,自認為一通百通,從服飾搭配,到居室設計,裝點家居,給娃拍照,自拍,美食搭配,鑒賞別人的畫,選物品的圖案,或者是產(chǎn)品設計,各種各樣各方面都不在話下,不說很專業(yè)堪比大神嘛,反正還是比一些完全沒有審美的人好一點(考慮小花生大神太多,必須謙虛一點)其實如果是在那種四五線小城市混就會發(fā)現(xiàn),真的不一樣!甚至ps的時候都能一眼感受到字體風格搭配不搭配。
二、那就幾個方面舉個例子吧!
為了突出效果,我想我還需要搜集一下朋友圈的反例哈哈哈哈!工程浩大啊!不過審美本來就因人而異,該回答純屬搞笑娛樂,不要噴哈!
1,服裝搭配
這個應該眾所皆知,不是我說,不知道為啥有的人審美真的一言難盡……很土很俗……當然我在某些白富美眼里也很土,不過我不承認我俗!為了怕被噴,我不敢貼我自己的穿搭腫么辦!
2.居室設計
大多數(shù)人都是房地產(chǎn)統(tǒng)一裝修,或者是大眾風格,要不就是走中式,而且還沒有錢搞中式的大氣上檔次的,更別提村里那種亂七八糟完全不看搭配的什么磚都貼的風格了。瓷磚也是土得……我本來想走中式,美式,但是中式一開始知道自己沒錢就直接放棄了,逛了一圈家具城,發(fā)現(xiàn)好看的美式也很貴,而且都是舶來品美式,豪華炫麗但是不是真正的美式,什么簡美,什么美的,就放棄了。美式應該是美劇那種沉穩(wěn)點的,經(jīng)典耐看。地中海也不是真正的地中海,不過其實各種裝修風格,到中國來也不可能正宗,我自己裝出來兩套北歐風也是不正宗的。對,我后來只能選北歐風了,預算比其他風格可以少一點,當然,真想買好的家具什么的也不便宜。
這是我裝修的一個兩房的小家:
這個是谷倉門,當時挺流行。去好好住看到就長草了,做了一個。
廁所也貼出來……哈哈,我覺得廁所其實很重要?。?/p>
忽略那個丑的洗澡盆哈哈,那會回老家沒東西洗寶寶,臨時找了半天母嬰店才買的,忽略顏值。墻上的花磚是muse的,是哪個國家的來著,說瓷磚行業(yè)那個國家的審美是一線,類似巴黎是時尚之都的地位。買灰磚的時候,店主都奇怪我們家居選用這種磚,一般只有店面用。
客廳那個很丑的沙發(fā),是舊家不要的沙發(fā),不能丟啊,我實在不能貼上來,全屋是灰色窗簾,背后卻有不同花色的圖案。這張照片是為了曬門,其實很簡單,但是我認為,那種中式深紅色門是很不好看的,特別是上面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花紋。
第二套房子沒照片,家里太亂很少拍照,沒臉見人嚶嚶嚶……
不過地板,同款地板,有的人卻能選出這種花紋:
糟了,他設置三天可見。百度一張:
這款,但是我的上面的黑紋非常少,這塊磚其實沒毛病,濃淡適宜,粗細搭配也還可以,我的比它更少紋路。但是我同學的就是完全是大潑墨的黑紋,裝出來一言難盡……可惜沒有圖了,不然真的可以對比對比審美差距。
3.裝點家居
4.給娃拍照
這個就要吐槽我家婆了,成天給孩子穿這種衣服:
就別說那種菜市賣的奶服了……百度不出來圖片,相信你懂的!我覺得那種衣服在家穿著都礙眼,嬰兒服裝漂亮的那么多。老人家比我還有錢,卻總是買那種衣服。
如果說是為了孩子舒服實用就好,那好吧。
長大一點了呢?她的審美是這種:
額滴神啊,買來我還是給娃穿了一個冬天,其實如果是強迫癥,真心不想給孩子穿成這樣!但是算了算了……
再長大點,她審美是這樣:
還認為公主裙很美!天啊,公主裙有那么多更美也不土不俗氣的,為毛要選這種?
男娃的更不用說了:
這個還不夠土,不過就是這感覺。懂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什么……
為了避免被噴,我不敢放我娃的照片怎么辦!點贊啊,點贊高我考慮貼圖。
5.自拍
這個我更不敢貼圖了……
6.美食搭配
這個可以貼圖。
這兩張可以看得出我說的地板磚。
有些拍得也不是很好看?,F(xiàn)在回頭看,都是以前的照片了,近年雞娃沒空搗鼓烘焙了。有句話說,去年的衣服已經(jīng)配不上今年的我哈哈哈!人的審美確實都在變!越變越好!
白芝麻多了點,不然更好看!
這是沙姜豬腳,味道不錯。半夜寫?zhàn)I了……
7.鑒賞別人的畫
8選物品的圖案
9.產(chǎn)品設計
太累,回頭更……希望不會太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