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培養(yǎng)自信吧。每個孩子的優(yōu)勢不同,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愿意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我家娃在幼兒園的時候從來都沒有上臺主持或者朗誦的機會(班里的小朋友都太優(yōu)秀了),只演過一次孫悟空,連說帶比劃的。上學之后突然被老師選中參加詩朗誦,雖然朗誦的內(nèi)容不多,可對于沒有受過一點兒這方面訓練的小朋友來說應(yīng)該還是挺不容易的,但是很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居然表現(xiàn)很好?;剡^頭再看會發(fā)現(xiàn),一、孩子背詞很快,這應(yīng)該和他兩年來每周堅持背一首古詩詞有關(guān),對于背誦不發(fā)怵。二、雖然開口說話比較晚,但是能夠堅持親子閱讀,又在上學前聽了凱叔講西游記,水滸傳(沒聽完),保林叔叔講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盡管我們家長平時親子閱讀時水平很一般(也就是努力做到不出現(xiàn)錯別字和神斷句吧),但是聽到的這些叔叔們講故事都是字正腔圓發(fā)音標準的,或多或少對孩子有些影響。三、小朋友平日里話就多,是個話癆,我們在家盡量認真聽他說話,并及時給予回應(yīng),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對自己的語言表達比較有信心。
與之相反的是孩子的肢體動作,從上幼兒園開始做操的時候就永遠是雙手插兜呈觀眾狀,一臉你們做你們的與我無關(guān)。上學后怕老師會說他,特意叮囑他不管能不能跟上節(jié)奏跟著做就行,慢慢的也能在做操的時候跟著比劃比劃了。所以這次詩朗誦最后老師安排了個手勢舞,孩子練得幾近崩潰??梢哉f練手勢舞比練詩朗誦多花了近十倍的精力和時間,最后還是朗誦的時候表現(xiàn)更好,手勢舞也就是不拖后腿的水平吧。但是孩子真的是盡力了。
所以我也想過如果沒有詩朗誦,單純是手勢舞可能孩子自己就放棄了,壓根兒就不想?yún)⒓?,其實對我家娃來說,上臺表演真的要看是不是他擅長的,而這種擅長應(yīng)該也來自于孩子平時得到的反饋,讓他覺得自己可以,有信心,才會愿意展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