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的看過來,這里有一份“戰(zhàn)拖”指南

2017-9-4 19:12 轉載 · 圖片3


拖延是一種逃避行為,它是一種出錯了的應對機制,人們拖延是因為它能讓人感覺良好。

小時候聽過寒號鳥的故事。故事說的是一只小鳥沒有筑巢就迎來了冬天,在夜晚的寒風中被凍的瑟瑟發(fā)抖,然后它跟自己說:“我明天白天一定要壘窩。”可是早上一到,太陽出來了,空氣暖和一些了,小鳥就把筑巢的事情放在了一邊。結果到晚上又被凍得不行,又是各種賭咒發(fā)誓,第二天白天太陽出來又忘掉了。如此周而復始,有天夜里下了一場雪,沒有筑好巢的小鳥終于被凍死了。

在這個故事里,寒號鳥的拖延是因為懶惰,而在現代社會里,拖延很多并不像人們通常以為的那樣因為懶惰,它背后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心理機制。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的教授蒂莫西?皮切爾對拖延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他說,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拖延是一種逃避行為,它是一種出錯了的應對機制,人們拖延是因為它能讓人感覺良好。拖延通常出現在人們面對重要的任務感到害怕或者焦慮的時候,為了擺脫那種負面情緒,于是人們開始拖延。

人們拖延的理由多半是“沒時間”。常常聽到有人說:“等我有時間再做吧。”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因為他一直都沒有時間。我自己也時不時受到拖延問題困擾,比如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我不到deadline當天是不會開始動筆的。大家都知道拖延不好,那怎么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呢?通過更為有效的時間管理也許可以幫你戰(zhàn)勝拖延癥。

 1、了解自己每天浪費了多少時間。

我們每天面對的事情很多,但每件事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花掉的時間你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起來。你可以做一個日程表,把你每天做的事情和相應花費的時間都列出來,詳細到你花在咖啡廳發(fā)呆或者上網追劇的時間也要列進去。一周以后做個統計,看看你每天在那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花費了多少時間,然后你要減少做這些事情,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對你個人發(fā)展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去個健身房,或是閱讀專業(yè)書籍什么的?,F在大家刷手機朋友圈或者瀏覽某寶等等也花了很多時間,你可以給手機安裝類似moment的app,追蹤自己在各種手機程序上用掉的時間。

2、當你找到了更多可利用的時間時,不要給自己的拖延找新的借口。

就算不刷朋友圈,你可能還會想去擼擼貓逛逛街,然后時間同樣沒有了。當你想到這些新借口的時候,記得問問自己:這件事真的非做不可嗎?我能從中得到什么好處?然后果斷放棄這些新冒出來的事務,集中精力處理最重要的任務。

3、每天早上給自己安排一個日程,里面的重要任務只要幾項就好,爭取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排得滿滿當當的日程也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情緒,而且中間某一項出了問題,就可能影響后面所有的行程安排。還是那句話,分清事情輕重緩急,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比完成十件瑣事要來的有價值。

4、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尋求幫助也是解決辦法

比如讓你的同事或者家人定期監(jiān)督進度,或者請他們分擔一些雜務,都可以讓你更專注去完成任務。

5、最重要的一點——先行動起來

不要去設想做好什么完美計劃再開始,完美的計劃多半是不存在的,因為事情總是在變化發(fā)展的,需要你在行動中針對新情況不斷調整。先開始做起來,焦慮也會得到緩解,事情就不會無限期拖下去了。

來源:職升嘰


回應4 舉報
收藏5
8年前
日程表什么的挺好用,完成一項挑一項
8年前
重要的是行動!
8年前
行動行動起來!我最近又放松了
8年前
很贊,用起來,高效利用時間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