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or全職媽媽? 你的狀態(tài),比你的選擇更重要

2017-8-26 22:35 轉載 · 圖片2

01

當今社會,不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不管你選擇什么,都會有人指責你。

選全職媽媽,會有人說你懶,天天在家待著,不工作不賺錢,靠老公養(yǎng),白天出去溜個娃,都要遭人鄙視。

選職場媽媽,又會有人說,一個女人那么拼干什么,把老公孩子照顧好最重要。自己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在平衡了,卻還總是被人批評陪娃的時間不夠多。

聽到這些話,媽媽們總是不免感到焦慮又內(nèi)疚。

焦慮自己的選擇真的正確么?到底是不是對孩子最好的?

內(nèi)疚自己的選擇會不會讓孩子缺失了什么?比別人少了什么?

前幾天看到一篇達人媽媽寫的樂高陪玩攻略,這位媽媽會用樂高拼出各種牛逼的造型,農(nóng)場啊,娃娃屋啊,迷宮啊,供僅兩三歲的孩子玩耍探索,讓我好生羨慕。

文章下面有讀者留言了:“這是要辭職的節(jié)奏啊,還要請保姆,不然哪來那么多時間陪玩!”

說來也是,看完那篇文章我差點也想辭職了,和那位媽媽相比,我花在娃身上的時間貌似太少了?

還好,我的科學育兒知識儲備多,情緒不那么容易受影響,很快我就從看那篇文章產(chǎn)生的內(nèi)疚和焦慮中恢復了過來。

其實,想通了,人生就是在做一個個選擇題。有的人可以在“好”與“更好”之間做選擇,而有的人只能在“差”和“不那么差”之間做選擇。但是無論選擇什么,都一定是有得也有失的。

選全職媽媽,有更多時間陪孩子玩,給孩子充分的早教,壞處是媽媽失去了自己的時間、事業(yè)和收入,孩子少了職場媽媽的role model(這點對女兒影響更大)。

選職場媽媽,有自己的事業(yè)、收入和社會資源,以后說不定對孩子發(fā)展也有幫助,壞處是陪孩子的時間少了,孩子總是想媽媽。

然而,人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承認和接受人這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有錢的人沒時間,有時間的人沒錢。雖說有錢又有閑是很多人的奮斗目標,但是有幾個人做到了?實際情況多是,越有錢的人越忙,否則下場就是富不過三代。

家庭與事業(yè)難兼顧,總有一個會占用更多時間與精力。哪怕使出超人力量兼顧了,那犧牲的必定是自己的睡眠時間,透支的是健康。

你看,人總得為自己的得到付出點什么。

所以,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智慧在于,想清楚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分清主次,有的放矢。

至于如何選,根本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大數(shù)據(jù)指不了最好的路,每個個體都只能在某個時間段,綜合所有因素考慮,做出最符合那個時間段需求的選擇。

02

職場媽媽們不必內(nèi)疚。

近十年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娃帶得好不好,和媽媽是不是全職在家關系不大。以前發(fā)達國家的媽媽多是全職媽媽,現(xiàn)在全職媽媽也成少數(shù)了。

德國近年的大規(guī)模跟蹤研究更顯示,在德國,一歲就入園的孩子比三四歲才入園的孩子在語言、認知、社交、情緒管理、專注力等等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在進入小學后也表現(xiàn)更佳,出現(xiàn)更少問題行為。當然,這和德國幼兒園提供的高質量托管服務是有直接聯(lián)系的。

寫出這些研究結果我的心情是復雜的,很怕被大家誤解。我不是在說全職媽媽不好,也不是說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我想讓職場媽媽知道,我們不需要為自己的工作而向孩子道歉!

孩子的健康成長并不需要媽媽24小時的陪伴,他們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脆弱。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紐帶維系不在于時時刻刻的身體陪伴,而在于媽媽向孩子所表達的愛與關心。來自媽媽強烈的愛與關心會像定心丸一樣,讓孩子得以在沒有媽媽陪伴的情況下,也能愉快地度過。這個觀點我以前在《三歲前送去托管對孩子一定不好?這到底是迷思還是科學?》中寫過,是得到研究證實的。

如果你有自己的事業(yè)想做,那就去做吧!媽媽不需要因為孩子而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孩子長大后看到媽媽把自己的人生過得風風火火的,也會開心的。

如果你喜歡做一名全職媽媽,愿陪在孩子身邊度過美好的童年,那也是很好的選擇,請盡情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這兩種選擇并沒有高下之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狀態(tài)。

你的狀態(tài),比你的選擇更重要。

職場媽媽不必覺得內(nèi)疚,全職媽媽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在為孩子犧牲。

對孩子發(fā)展最不利的因素莫過于有一個愁眉苦臉、焦慮緊張的媽媽。

當孩子長期被焦慮情緒籠罩的時候,智商發(fā)展是會受損的!大腦一旦被焦慮緊張情緒占據(jù),就好像拉起了一道警戒線一樣,所有認知區(qū)域都會暫時被封鎖。只有先解除了警戒,大腦才能正常運轉。因此,希望孩子聰明,學得更快,首先就要讓TA的大腦處于放松愉快的狀態(tài)。

其實,不論我們在做什么,只要保持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對孩子都是耳濡目染的正面熏陶。

教育是一場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的修行,漫漫十幾年。你完全可以選擇職場媽媽,也可以選擇全職媽媽,對孩子來說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讓孩子優(yōu)秀的原因,不在于我們?yōu)楹⒆幼隽耸裁矗谟谖覀儽旧硎窃鯓拥娜恕?/p>

如果你正在成為自己喜歡的人的路上,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jīng)贏在了起跑線上。

如果還沒有,也不要焦慮啊,尤其別把焦慮情緒傳染給娃,趕緊多提升提升自己吧。

雞娃不如雞自己,我一直是這么覺得的。

放個我在網(wǎng)上看到的圖片供大家樂一樂??;)

文:悠悠媽


回應8 舉報
贊3
收藏7
8年前
??最后莫名想笑,我女兒經(jīng)常留守,在班上也棒棒噠,只要還是家庭氛圍和教育理念
8年前
很是贊同,還有后面的那個好好笑啊
8年前
態(tài)度決定一切。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不像工廠批量化生產(chǎn)。
8年前
呵呵。過自己的日子,誰說什么管不著啊??
8年前
最后說得真是太對了
8年前
人得自己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天平傾向哪里?永遠看著別人的好,那不一定真適合自己??……跟隨自己的心
6年前
你的狀態(tài),比你的選擇更重要。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