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妹子們最近使勁兒安利我的美劇,周末終于看完了。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沒什么大明星,但真的很好看!
故事背景是1950年代,米琪·麥瑟爾的人生看起來非常完美——
她和老公感情很好,兩家父母都很有錢,住在紐約中央公園旁邊“像凡爾賽宮一樣”的豪華公寓里。
米琪本身呢,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太太。
她在過去十年時間里每天測量自己身體各部位尺寸,生了兩個小孩之后依舊保持完美身材,胸型也很美。
甚至還會測量女兒的頭圍,生怕頭大了不好看。
和母親一樣,她每天晚上會等到老公睡著了再去卸妝,睡覺前會把窗戶拉開一個縫兒——
這樣一來,早上的第一束光會把她照醒,然后趕在老公醒來之前起床化妝,保證他看不到自己素顏的模樣。
可以說是精致女孩范本了!
精神層面上,米琪也是一位好老婆。
她老公當富二代很無聊,立志當單口相聲演員。她就晚上陪他去酒吧演出,記錄演出效果,給他提建議。
如此完美,米琪有一個很大的bug——用她父親的話說,男人選錯了!
她老公是一個平庸、軟弱的男人,a weak man,他把自己的不得志遷怒于老婆,跑去跟傻乎乎的女秘書出軌,離開了米琪。
震驚之下,米琪發(fā)型、妝容、衣服都顧不上了……
她穿著睡衣跑出門,喝得醉醺醺地跑到酒吧,跑上臺吐槽老公,妙語連珠大獲好評。
莫非,她自己才是當喜劇明星的料?
好了是不是劇透太多。但我看之前也被劇透成馬蜂窩,看完依然激動到不行,想趕緊推薦給你們。
推薦理由一,服裝。
婆婆本來就很喜歡看1950、60年代背景的美劇,比如《廣告狂人》和《性愛大師》。
這次這部《麥瑟爾夫人》,服裝方面又有不一樣的好看。
電視劇一開始是米琪婚禮。
她自己上去講段子逗樂賓客,為后面的喜劇演員之路埋下伏筆。
戲服設計師Donna Zakowska表示,婚紗的設計靈感來自1957年電影《甜姐兒》里赫本的紀梵?;榧啞?/p>
簡潔、輕巧又優(yōu)雅。
婚后的米琪喜歡穿各種顏色鮮艷的衣服,大膽又復古。
都有根據(jù)她心情挑選哦。
比如新婚的時候,米琪會穿很多粉紅、粉藍,體現(xiàn)少女心情。
婚后幾年依然甜如蜜,忍不住要在大街上歡呼。
米琪穿的是紫紅色裙子 + 深粉色大衣。
看細節(jié),帽子、大衣和連衣裙,三種不同的紅色,三種不同的質地。
丈夫出軌后她依然穿這個色系,跟閨蜜去遛娃。
不希望讓別人看出自己生活的變故。
后來成了被告,律師讓米琪盛裝出庭。
母親看了問:這是香奈兒?她說是Jacques Fath新款。(Jacques Fath和迪奧先生、Pierre Balmain是當時的三大高級定制大師。)
所以,米琪還真是喜歡穿紫色呢。
搭配方面也把藍色、紅色用來和紫色撞色。
對她兩身兒綠衣服印象也很深。
左圖是她堅定了內心對喜劇行業(yè)的喜愛,右圖是她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大聲說出自己的意見。
綠色象征著新生。
紅色則代表著力量。
出軌丈夫回家吃飯,母親叫米琪穿上that red dress。
戲服設計師說是為了美瞎渣男的狗眼,同時也表達了米琪堅定的內心。
搬回父母家,米琪穿了這套條紋襯衣 + 卡布里褲,重新變得輕松、女孩氣。
米琪經(jīng)常穿卡布里褲,這種八分長褲體現(xiàn)了當時的紐約和美國其他地方的不同之處,深受歐洲文化影響,更有藝術氣息。
說不定也是從赫本那里得到的靈感。
經(jīng)歷過各種猶豫和挫折,米琪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當喜劇演員。
她的服裝顏色也變得嚴肅、深沉。
就連幾套黑色衣服,都有前后呼應——
之前陪丈夫去酒吧演出,米琪都穿黑色衣服,低調又乖巧。
最后一場戲,在同一家酒吧里,她自己終于成為喜劇演員,得到了丈夫沒有得到的東西——觀眾的肯定。
穿的也是黑色呢!但更華麗,而且按照媽媽的建議,戴上了珍珠項鏈。
推薦理由二:溫情。
老公出軌、老婆當自強,這樣的劇情聽起來是不是很老套?
但《麥瑟爾夫人》一劇打動我的地方,是每個人都沒有很臉譜:
女主堅強有個性。看到出軌老公回頭求復合,她堅決說no,但內心還是依依不舍。
她父親是哥大數(shù)學教授,嚴厲古板。
但很多小細節(jié)、沒有說出口的話,能體會到他對女兒滿滿的愛。
和另一部出軌劇《福斯特醫(yī)生》比起來,《麥瑟爾夫人》整體是喜劇風格。
從主角到配角,個個口才一流,看他們吵架能笑出聲來。
然而,還是時不時會出現(xiàn)那么一些時刻,讓你心里一動、鼻頭一酸,打心眼里感到難過。
(這種睡衣叫peignoir。)
推薦理由三,勵志。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爛番茄新鮮度95%,觀眾好評度98%,不是一部喜劇那么簡單。
米琪丈夫出軌,她跑去跟父母訴苦。父母第一反應:你做錯了什么?
她母親甚至告訴朋友,肯定是因為米琪在冰箱里藏啤酒,太輕浮。
她也這樣問自己……
更慘的是,《麥瑟爾夫人》有一點和《福斯特醫(yī)生》很像:
男主出軌后根本沒遭報應,而是跟小三另外找了漂亮房子,過上了不輸從前的新生活。
看得女主和觀眾都一口老血,說好的報應呢?
然而就像米琪的父親說的那樣,生活本來就不公平。
誰不想大富大貴順順利利地過一輩子?
But life's a b最最最h.
然而,難道就可以就此放棄嗎?
自己不努力,盼著從天而降一個happy ending?
米琪意識到,老公、父母都靠不住,一切只能靠自己。
白天在百貨公司賣化妝品,晚上到酒吧講單口相聲,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唯一的辦法,是變得更加努力。
她在地鐵上背誦百貨公司資料,躲在高級餐廳廚房里偷聽喜劇明星表演,在報紙上找老師輔導自己……
她也漸漸告別之前的自己,在一次表演時發(fā)問:為什么我們女性總是要假裝自己很蠢、很無助、充滿歉意,以及肚子不餓?
為什么我們要努力假扮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麥瑟爾太太》和《福斯特醫(yī)生》還有一個共同點,是第一季的最后一幕:
當遭遇背叛的家庭婦女揚眉吐氣,在自己事業(yè)上獲得極大肯定,她很自然地告訴別人:我是麥瑟爾太太/福斯特醫(yī)生。
都用了夫姓。
是對那個男人還念舊情?我覺得不是。
而是當女性通過努力,讓自我價值得到極大滿足的時候,誰特么還在乎以前那些破事兒啊。
來源:石榴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