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這兩個字會讓你聯(lián)想到哪些詞?
度娘了下,“假裝”的近義成語有:“虛張聲勢”“忸怩作態(tài)”“無病呻吟”“裝傻充愣”,貌似含義都很消極。
可是在親子關系中,假裝是最有力量的武器。沒有充分“假裝”的童年,是遺憾殘缺的童年。如果孩子抱怨你沒有幽默感,或者太專制,或者太苛刻,或者TA不快樂,你就需要想想是不是你們的親子互動中“假裝”太少。
有效的親子聯(lián)結
我女兒CC最喜歡“烤鳥”的游戲,從兩歲多一直玩到五歲,樂此不疲。她假裝自己是一只鳥,爸爸把她放進“烤箱”(沙發(fā))里,然后拿起調料瓶(一堆空瓶子,里面啥也沒有),一會兒撒點胡椒,一會兒撒點鹽,一會兒抹點黃油,假裝調好烤箱的時間,等一會兒,“?!币宦暱竞美玻“养B拿出來啃一口。先啃腿好呢?還是先啃翅膀?(爸爸自言自語猶豫不決,鳥兒就會建議啦:先啃肚子吧!爸爸一口啃過去?。?/p>
怎么搞的?還沒熟?再烤一會兒!
怎么搞的?鳥還能在烤箱里動,還想逃跑?捉回來,固定好!
怎么搞的?鳥在烤箱里轉圈圈還發(fā)抖,抖落一箱鳥毛!糟啦糟啦!鳥毛著火啦!快把鳥捉出來,先拔毛(假裝脫衣服)!父女倆已經(jīng)笑成一團,上氣不接下氣……
怎么搞的?鳥還會說話?說別烤我了,我?guī)湍阕较x子吃?好吧,關于贖身這件事,我們得好好討價還價一番。我不想吃蟲子,不過小鳥可以幫我買牛奶。
……每次看到父女兩個笑得停不下來,我都想寫篇文章叫 [ 論烤鳥的N次變式與幸福感的關系]。
基本上CC情緒有點低落或者沮喪的時候,烤鳥這個游戲都能讓她好轉。
當孩子被負面情緒占據(jù)的時候,TA負責執(zhí)行控制功能的大腦前額葉功能減退或者關閉,而負責本能反應的相對低級的大腦回路會控制情緒和行動。這個時候,父母的說教往往是徒勞,因為孩子已經(jīng)心力交瘁,理智分析思考的通道已經(jīng)關閉。
假裝是自然而然快樂的途徑,釋放所有壓抑的情緒,是最有效的產(chǎn)生親子聯(lián)結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包含肢體親密接觸的假裝。而聯(lián)結,是一切有效溝通與管教的基礎,是幫孩子恢復自控的起點。
假裝的力量遠不止于此。
探索另外一種可能
CC最喜歡我假裝笨笨呆呆的時候。盡管她知道我是一個會講很多故事,會下很多種棋的聰明媽媽。
你小時候有沒有覺得父母訂立一切規(guī)則,控制一切,永遠懂得比我們多,而有望塵莫及的挫敗感或者急于成長的壓力?而成長是那么漫長,什么時候才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厲害,什么時候輪到我們做主?
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我假裝笨笨呆呆的會讓CC那么高興了吧!
她拿小烏龜來嚇我,我裝出好害怕的樣子,她會追問你為什么害怕???我說它要是一下子把頭伸出來咬我一口怎么辦?她說媽媽我跟它是好朋友,它聽我的話,你別怕,我會保護你的!有能力保護媽媽,她無比開心。
設計游戲的時候我假裝忘記了規(guī)則,故意設計錯路線,當CC指出來的時候,我假裝恍然大悟[ 真的耶!媽媽弄錯了!]能夠發(fā)現(xiàn)媽媽的錯誤,幫媽媽改正,她會開心很久。
看到她跳舞的時候動作隨隨便便點到即止,我會假裝成卓別林,用夸張的、離散的、分解的、失調的動作逗她笑。看到我笨拙的機械的樣子,她一邊笑個不停一邊示范[ 媽媽你怎么這樣跳舞啊!應該是這樣的!] 雖然她的動作還是不到位不柔美,可是認真努力多了,因為現(xiàn)在她是媽媽的教練啦!
有時我假裝成學生,她假裝成老師。
[不對不對,慈母龍不是吃肉的!霸王龍才是!]
[不對不對,這些齒輪要咬合才能一起轉動!]
我笨手笨腳,笨頭笨腦,可是我犯的每個錯誤都讓她發(fā)笑。她興高采烈不厭其煩地糾正我。
有時我假裝成小朋友,她假裝成魔法師。魔法師發(fā)出指令 [ 小朋友快跑!] 我就要迅速跑到另外一個房間去,魔法師發(fā)出倒著念的指令 [ 跑快友朋??!] 我就要趕緊跑回到魔法師眼前。她的指令越來越快,最后我根本來不及跑到別的地方,只能原地不停地轉圈圈,狼狽滑稽得像是一個搖搖晃晃的不倒翁,最后我夸張地翻了個白眼累倒了。她笑得根本停不下來。
有時她又睏又累,偏偏違反承諾,非要我講兩個睡前故事。我看到她硬撐著不示弱,可是眼眶里打轉的眼淚出賣了她的色厲內荏,于是就假裝成小青蛙(她最好的朋友),告訴她現(xiàn)在在講故事的是小青蛙,不是媽媽,媽媽正在為你不守信用而生氣呢!這樣把她的情緒從一觸即發(fā)的崩潰邊緣拉回來,但并沒有接受她的蠻不講理。等我講完故事,她乖乖地去睡覺了,還會抱抱我。
假裝的游戲,真實的力量
強勢的父母,不妨放下架子,假裝懦弱,假裝笨拙,假裝無知,假裝軟弱。讓孩子頤指氣使,傳道授業(yè),充當保護者,甚至撒潑耍賴。假裝是親子間情感表達與宣泄的機會,因為知道一切是假裝,不用擔心現(xiàn)實后果,所以親子雙方都能夠突破限制,從而修復關系和恢復能量。假裝的時候,父母不用害怕失去自己的威嚴和震懾,你可以變成童年的自己,可以放松地讓孩子變得強大和占主導。如果沒有嘗試過,你不會知道這會引出多么出乎你意料的發(fā)現(xiàn)。
縱容的父母,不知何時應該給孩子立規(guī)矩的話,不妨假裝固執(zhí),假裝苛刻,立下荒謬的規(guī)矩卻要求孩子嚴格地執(zhí)行,就可以在歡笑中激發(fā)孩子愿意與你一起制定與執(zhí)行規(guī)矩。
假裝是想象力的蔓延,是一切禁錮的解放。在假裝的游戲中,肆無忌憚和戰(zhàn)戰(zhàn)兢兢都得到反轉的機會,親子雙方都能體會與探索另一種可能性。
假裝是未來生活的預演,是缺憾經(jīng)歷的圓滿。
假裝的無壓力情境才能促成一切可能性。
想一想,作為成人的你,在生活中和事業(yè)上是不是有時也希望能夠預知困難做好準備?如果我們的生活能夠有假裝該有多好?。∷械穆洳詈腕@詫都因為得到預演而不會產(chǎn)生猝不及防的失落以至于難以承受。真實生活中,戲劇化的人生固然令人興奮與難以置信,但也可能會令人不寒而栗和措手不及。
對孩子而言是一樣的。所以孩子才會那么喜歡玩過家家,警察抓小偷,醫(yī)生看病……。在沒有壓力的假裝中,一切都有可能,一切發(fā)展方向都可以探尋。假裝就像一只魔戒,旋轉它,時光倒流、角色互換和故事推倒重來都可以發(fā)生,而孩子的愛好,對自己的認識,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都可以籍由假裝發(fā)現(xiàn),應對技巧也在假裝在熟練。
CC不知道怎么跟小朋友互換玩具。于是我假裝成小熊,爸爸是鴨子,她是小青蛙。我們互相交換玩具,挑揀、接受、爭奪和拒絕都得到了充分的演練,她終于有點信心了。
CC搶弟弟的模型車,但是被爸爸制止了。CC覺得很委屈,以前家里的玩具都是自己的,從來不需要跟另外一個人分享。她拿出自己最喜歡的農(nóng)場玩偶自言自語,小鴨子正在發(fā)泄自己的玩具被分配給小羊的不滿。我本以為我需要假裝成小羊,加入她的劇場表演,結果她自己說著說著就說到了 [ 小羊什么玩具都沒有,每天很無聊。終于有玩具了,它很開心。小鴨子去玩自己最喜歡的磁力片了,玩膩了去找小羊交換。]
假裝產(chǎn)生了頓悟和問題解決方案。假裝那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比如小鴨子),就會比較容易客觀面對。當以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待時,CC比較容易平復自己的情緒和想出辦法。
孩子的生活是跌宕起伏的,孩子的情緒感受也是百轉千回的。我把CC所在班級六一舞蹈表演的視頻給CC看,CC沮喪地表示,她可以跳得好一點。我說好吧,那么假裝現(xiàn)在家里的這次表演才是真正的表演,家里所有的人都是觀眾,我來給你錄像,你來跳吧!跳完后她表示對這次的表演比在學校時滿意,心里覺得好過些了。
假裝是一切包容產(chǎn)生的地方,是一切幻想肆無忌憚?chuàng)]灑的地方。多陪孩子玩玩假裝,TA生活中的失落可能在其中圓滿,TA的欲言又止可能在其中不言而喻。TA的樂此不疲和異想天開都被妥善安置。
假裝可以讓孩子流露久違的眉飛色舞,可以給你返璞歸真的機會。潛移默化、豁然開朗,從善如流都可能在假裝中發(fā)生。司空見慣、墨守成規(guī)被打破,再也不需要殫精竭慮,只要舉重若輕。善于假裝的父母很容易被孩子劃入自己的陣營,從而使養(yǎng)育事半功倍。
你以為這就是假裝的全部力量了嗎?
遠遠不止。
假裝是弄假成真的可能。孩子遲遲不肯上床睡覺?你跟TA玩過“假裝睡覺”的游戲嗎?試過了,那么,“假裝不睡覺”呢?TA反而可能真的會睡著哦!
假裝是換位思考的機會和培養(yǎng)的渠道。CC坐上我的椅子,聲稱她變成了媽媽。半個小時后她就辭職了,因為照顧變成CC的我太辛苦了。
假裝是一面鏡子,幫助孩子完成內省或者反思。CC飯后不喜歡擦手。我吃完飯后夸張地說 [ 手上都是油嘛!用CC的衣服擦擦!] 然后雙手在她身上到處蹭。她嘻嘻哈哈一邊躲一邊笑,后來飯后會擦手,雖然還是常常要我提醒。
假裝是給親子雙方都留一個臺階的好方法。有時候我真的很生氣,但是我會讓自己的情緒后退一步,先假裝生氣。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揍她,但我會讓自己的行動后退一步,先假裝揍她。就是這一步后退,劍拔弩張的緊張變成了嘻嘻哈哈的試探與接受。孩子其實已經(jīng)感受到了父母的不高興,如果父母肯以不帶傷害性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話,孩子會比較愿意認真思考父母的話。
文:王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