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第1階段,需要掌握的25個英文詞匯(文末有福利)

2016-12-9 14:04 原創(chuàng) · 圖片19

今年年初,美國布林茅爾學院兒童學習研究所(the Child Study Institute at Bryn Mawr College)的研究者們提出了:孩子在2歲前應該使用的25個單詞。

中國家長對此學校估計不太熟悉,該校是美國著名的一所百年名校,位處賓夕法尼亞州,也是七所”女校常春藤“中的一員。

提出的這25個單詞分別是

研究者也指出,這25個單詞只是2歲孩子會說單詞的最小值,平均數(shù)大致在75-225。
 

當然,如果2歲還不會說這些,也不必太擔心,因為有的孩子的語言表達會延遲至4-5歲。

葫蘆媽說

語言智能相對延遲,是不是孩子很笨的標志呢?完全不是哈。

一來,即便雙胞胎,語言發(fā)展的時間點都是不一樣的;二來,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加德納指出人是擁有多項智能的,而每個人的智能強項不盡相同。

八卦一下,愛因斯坦是3歲才開始說話的。

25個單詞的輸出還能接受,而平均數(shù)75-225就讓人吃不消了。

因此,在這里,重申被無數(shù)成功培養(yǎng)了雙語小寶的父母證明的原則:

興趣至上,快樂第一!

興趣至上,快樂第一!

興趣至上,快樂第一!

如果做不到,那情愿不要開始英語啟蒙。

學齡前的孩子不能強求,一定要會說多少單詞,只要她/他能持續(xù)對有英文內容的東西感興趣,開口和閱讀是早晚的事。

使用語言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本能,如果孩子不喜歡接觸英語,不好意思,這確實完全是我們作家長的責任。

怎么破?

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蹲下來,想想我們就是這樣的小孩子,我們會對什么樣的英語勾引方式感興趣。

再貴的英語早教班都不能替代家庭的雙語教育,唯有帶入愛和心的參與,才能讓孩子感受和浸入。

這里給大家拋磚引玉一下,有的是我自己在用的方法,有的是其他達人媽媽分享了覺得好的方法:

1

1.營造一個豐富美好的英文環(huán)境

一個美好的英語環(huán)境,一來是孩子的耳濡目染,二來也是提醒自己:哦,我要給娃營造雙語環(huán)境,今天還沒聽的音頻,沒講的故事,要開整啰。

小一點的孩子,像這樣


大一點的孩子,像這樣


當然,僅供參考,大家盡情發(fā)揮想象,布置這些,應該是不少媽媽愛的事吧。

還有一種軟性白板,可以貼在墻上,孩子隨時涂涂畫畫,非常方便,卡片也可以用磁鐵紐扣隨意固定。

2

2.用好神器——單詞卡(Flashcards)

Flashcards 包括廣泛運用于教學上的圖片加單詞的卡(適合學齡前)、單詞加音標的卡(適合小學及以上),以及運用于家庭啟蒙中的物品認知卡、游戲卡片等。

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將圖片和實物直接綁定,例如,椅子上就貼chair,冰箱上就貼refrigerator諸如此類,并非要求孩子要記住單詞的拼寫,主要還是耳濡目染。而關鍵在于家長每次看到的時候,都給寶寶說出來。

吳敏蘭老師經常帶她女兒在睡覺前給所有貼了卡片的物品說Good night?!癱hair, good night; panda, good night; book, good night......"這樣說下去,離75個單詞還會遠嗎。

我們也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清晨說一圈Good morning, balabala....

卡片可以單獨把首字母剔出來,也是為自然拼讀做準備。

3歲以上可以用筆繪畫寫字的孩子,就可以鼓勵自己畫單詞卡勒。

低齡的孩子主要以捆綁實物,和反復熟悉為主。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來玩的游戲就多啦。

例如,互相出牌比賽,1.0版讀出卡片上的單詞;2.0版讀出單詞,并說明為啥你的牌比我的厲害  ;3.0版讀出單詞,編個小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好。(以上皆為英語交流)

語言覺得有壓力的家長,可以嘗試你說首字母,讓孩子去找首字母相符的詞卡,找得最多的獲勝。

不過,如果真的堅持在家里這么輸入輸出,相信爸媽的英語也提高得蹭蹭的。

3

3.繪本閱讀

這個被各位大神都不斷highlight的利器,我就不費口水了。貴在堅持,每天20分鐘,還你一個將來會講故事給你聽的孩子。

推薦一下吳老師的經典書單,當然不用迷信書單,一來全部拿下(原版繪本真心貴?。梢韵荣I一點不同風格的,看看孩子喜歡那種。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整體而言,立體的,可翻的,有不同觸感的,孩子翻讀的興趣更大。像《Pat the Bunny》《Dear Zoo》等。

而有一些很經典的書,如《Brown Bear》,是純二維無噱頭書,我家葫蘆就不太愛翻,但這本書的韻律很好,由它改編的歌和閱讀,葫蘆就最喜歡。所以對于好內容,而書的形式比較樸素的書,家長就自動進行自嗨表演模式吧,效果很好。


4

4.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語交流

將口語融入與孩子的交流,小的孩子講個幾次,自然就明白了,例如讓孩子扔自己的尿不濕,讓他給你拿各種東西等等,一來他熟悉了單詞和句型,二來你也可以從他的反應,看出他是否真的掌握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始終是吸收理解比表達出來的多得多,像葫蘆現(xiàn)在中文/英文輸出都很少,但因為總體還是中文輸入多得多,所以中文你說什么他都能理解,而英語則只能理解我慣常給他說的那些。


(一)26個字母拼讀卡,請在公眾號回復“字母”獲取鏈接。

(二)16張地球主要元素卡,請在公眾號回復“地球”獲取鏈接。

(三)1-10 Ladybug數(shù)字卡(英文單詞可手寫補上),請在公眾號回復“瓢蟲”獲取鏈接。


葫蘆媽:因為有了葫蘆,從世界銀行項目專家到半職媽媽,

中科院兒童心理學在讀博士,喜愛研究和交流學校給不了的素質教育。

公眾號:小葫蘆育兒

葫蘆媽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微信號luciaqlu


回應1 舉報
收藏2
9年前
抱歉了,各位親,這個格式基因突變得出乎意料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