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投射,允許孩子享受當下

2016
2012
2021-7-26 11:17 原創(chuàng)

“想要控制孩子先天的限制,試圖讓他們順服”、“接受孩子并讓他們有機會帶著先天的限制去進行轉變”,這兩種教養(yǎng)方式有微妙且深刻的差異。

當孩子們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發(fā)出他們真實的聲音,而是被父母的條條框框所壓住和湮沒時,他們便會成長為焦慮而壓抑的人。當我們感到無助或焦慮時,都傾向于將這些情緒發(fā)泄到他人身上,這時孩子就成了代罪的羔羊。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我們把痛苦“投射”到他人身上,好讓他人看起來他們是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

我們的情緒越不成熟,孩子就越會表現(xiàn)出復雜的個性、不安的情緒,以及行為問題。只有在孩子面前,我們才能表現(xiàn)得無所不知,擁有控制與獨裁的力量。如果我們能意識到這種所謂的權威,其實只是我們內(nèi)心軟弱的象征,也許我們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控制欲根植于我們的恐懼,會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必須轉移育兒焦點,從控制孩子轉向支持發(fā)展孩子的體魄、情感和心智。

家長與孩子之間沖突的根源是什么,我會告訴你,是時間概念的沖突。家長們是以未來為導向的,關心的是如何達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孩子們卻相反,他們活在當下。大部分的父母子女間的溝通障礙都源于這個斷層——一個享受著生活的每個瞬間,一個卻關注往前走。

當孩子被允許享受當下的每一刻,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日程推著走,他們天賦的智慧、真摯的愿望、自然的天性與興趣都會被激活。這些寶貴的品質,根植于孩子們對生命奇跡的自然感知,以及對“生活是一場偉大冒險”的信念,而絕不是源自他們對“不努力就是浪費”的恐懼。唯有學會意識到自己是如何思考,以及自己傾向于如何表達情感,才能讓自己恢復平衡和平靜。


回應2 舉報
贊4
收藏9
4年前
專家級別??
4年前
也是一路在學習探索,反思很多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長自身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牙膏
牙膏
2016
2012
作者熱門日志
英語啟蒙一周年記錄  贊8 · 收藏29 · 評論24
姐姐的二年級校園生活  贊8 · 收藏2 · 評論4
攢滿娃的100個閃光點  贊6 · 評論7
2022年的5個約定  贊4 · 收藏7 · 評論1
汕頭之旅  贊6 · 收藏3
北京親子游玩計劃  贊1 · 收藏6 ·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