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廚房里的“慢教育” 耐心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2016-7-9 00:07 轉載 · 圖片3

吃過午飯,按照慣例,我開始收拾餐桌上的一片狼藉,剛拿來抹布,5歲的兒子已經(jīng)急不可耐地從座位上跳下來,伸手夠著桌上的盤子然后急急開口攔我:“媽媽,盤子讓我端。”我點頭應著,特意放慢手上的動作,就那樣看著他踮著腳尖一副很認真的樣子,再看著他端著盤子小心翼翼地送到廚房,心中不由溫暖,一瞬間突然想起很多。

記憶里,就半年前,我還如此為這臭小子頭疼。原本身為小男生,頑皮程度就可想而知,而如果這種頑皮漸漸演變成了一種事事?lián)v亂時時搗亂,身為母親又該如何?

可能很多人會說,孩子那么小,頑皮是天性,自然是不能打、不能罵??墒侨说哪托恼娴氖怯邢薜?,即便是母親,特別是當他再一次把我的廚房弄得面目全非、玻璃渣滿地的時候,我真的是怒不可遏。摔壞點東西沒什么關系,可是如果弄傷了他怎么辦?

而且身為主婦型媽媽,一天的時間里廚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主戰(zhàn)場,我怎能允許這種危險時刻存在?無計可施,好多次我不得不把他關在廚房外,隔著那道玻璃移門,就那樣他在外我在里,揪心地看著他拍門,焉或哭泣,然后我慌作一團,手忙腳亂。

終于在他哭得撕心裂肺的某次,我心疼地把他重新迎回了廚房。

“小尾巴”重新歸了位,可是我卻又為了難??粗煌5亻_柜門、扳冰箱門,甚至時常踮著腳尖夠臺板上的碗、砧板甚至菜刀……我的心真是一次次提到了嗓子眼。

可是能怎么辦?我要做飯,我要切菜,我不可能時時把這些藏得蹤影全無。思來想去,終于有一刻我突然想到,既然他那么愛動手,倒不如好好引導一下。

孩子還小,自然不能指望他真會幫著干什么,但是如果能變得懂事一點,破壞力度小一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此想著,等我再次擇菜,我也給他端一張小板凳,面對面坐著。

如果我擇菜葉,會告訴他“來,學媽媽這樣”,而當他要把擇好的菜放入菜簍,我也試圖耐著性子手把手地教他“依葫蘆畫瓢”。炒菜的時候,我雖然會吩咐他站得遠遠的以防油沫濺到,但始終地,我會用頗為可愛的語調吸引他注意:“看,寶寶,媽媽要把菜倒入鍋里啰”,“看,菜做好了,寶寶看看好看嗎?要不要先嘗一口……”

我注意到,即使再小的孩子也特別喜歡被表揚。

于是哪怕他只是頑皮地揮舞起笤帚當武器,我都會表揚他:“寶寶太懂事了,會幫媽媽掃地了?!逼鸪?,他撲閃著大眼睛不解地看我。但慢慢地,他變了,他真的開始像模像樣地學起了掃地;偶爾我洗碗,他如果想?yún)⑴c,我也會端一張凳子來讓他站上,因為教過他怎么清洗,他便會煞有介事,每個步驟都做得極好。

記得有人說過,耐心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就這樣陪著孩子,看著他從調皮搗亂到一點點變得聽話,從起先的什么都干不利索到現(xiàn)在的變乖、變能干,這些都無法不令我頓悟“慢”的真諦。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都渴望孩子能更深地接觸生活,渴望他們在生活的磨礪中更好更快地成長??沙35兀覀儏s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耐心地成全,即便是在小小的廚房,相較關上門把孩子隔絕在外,其實打開廚房門迎孩子進來,然后慢慢地引導,更為可貴。

因為教會他很多東西,也給他更多動手的機會,于是孩子自信,感覺被重視,這種快樂本身就無法比擬。而我始終相信,快樂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那么,就耐心地享受孩子在廚房里的成長吧。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同樣地,我也想對我的孩子說一聲: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因為愛你,我愿意等。

來源:中國教育報


回應23 舉報
贊5
收藏6
9年前
幼兒園有各種家務,比如剝毛豆,搓元宵,做三明治和沙拉等等。說明孩子需要接觸這些
9年前
BBC有一個i can cook 的兒童節(jié)目,有些可以和孩子試著一起做
9年前
探索和嘗試
9年前
My little Samuel BBC有一個i can cook 的兒童節(jié)目,有些可以和孩子試著一起做
我知道
9年前
有時候親戚朋友家小孩來,和小朋友一起做餅干,還是挺好玩的
9年前
在國外廚房可是小朋友的主要科學活動基地呢,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