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道的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好方法

2014-2-20 12:01 原創(chuàng) · 圖片1

 在了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之前,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動手能力?動手能力就是指實際工作能力, 它有幾個方面的含義,1.能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中,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2.能夠靈活地、夠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所學理論為生產服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除了平時在學校上課,很多在外面還有輔導班,補習班,提高班等等,大多不缺乏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最缺少的反而是實踐。那又該如何實踐?這就不得不提到動手能力了。對于現代的中國家庭,真正讓孩子動手的機會并不太多,孩子小的時候,總覺得孩子小,不舍得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大了,又覺得孩子功課任務重,壓力大,沒時間培養(yǎng)孩子跟學習無關的動手能力。所以久而久之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缺失,對于家長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這個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養(yǎng)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飯,學習擦桌子掃地,自己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小物品等。既培養(yǎng)了手的技巧也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從小培養(yǎng)一個好的習慣,對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會有幫助的、 

二:指導孩子做手工,如:折紙、剪貼。2歲半的孩子從簡單的一步折紙學起,到3歲時可學2-3步的折紙,3歲開始學拿剪刀,先學剪紙條,后學剪圖形,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貼成花籃等。4-5歲可以剪更復雜的剪貼和圖案。男孩子喜歡做車、船、大炮、飛機等。家長可幫助孩子做多種手工以發(fā)展手的技巧。 

三:提供各種結構材料,讓孩子玩結構游戲,如: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聰明的父母這時會順應孩子喜歡動手的規(guī)律,拿來一些廢紙讓他撕,給他一些木頭和棍子讓他敲,買來蠟筆教他學畫畫,找一些不用的小瓶小盒讓他配蓋,為他準備一些積木和自制拼圖,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使他動手又動腦。孩子在動手時學會了技巧和專心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拼七竅板,穿珠子,套盒時延長了專注時間,培養(yǎng)了獨立工作能力。 

四:如果以上三種方法或多或少試過。那你也可以針對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報一個相關的培訓學校,類似森孚機器人這種的,機器人培訓(培養(yǎng)3-16歲的青少年兒童“動手能力、邏輯思維、專注力和創(chuàng)造力“)目前算是少兒教育行業(yè)最時髦的詞語。據設想,未來的IT、電子及通訊行業(yè)80%將實現自動化。兒童對機器人的關注,將激發(fā)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同時在學習機器人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如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