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記煤球看的書了,其實每天也沒落。圖書館的,鄰居的,姚姚媽的,自己買的,渠道是真不少。
這里特別說下首圖的書。之前跟洋洋媽討論過,那的繪本確實很難找,不集中,又比較破舊。但上次我運氣是真不錯,在煤球車上睡覺的時候,我速戰(zhàn)速決,半個小時排隊還書,借書。只抽硬精裝,主打海豚出版社,看到熟悉名稱的更是高興的收下。一次6本,算是本本精彩。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煤球還是很好奇這個席奶奶怎么那么能折騰的,但有一次他連比劃帶念叨著,“拿大鍋煮媽媽,拿剪刀剪媽媽,用手打媽媽,用腳踩媽媽,挖坑埋媽媽”我就無語了。。。。。
《我要大蜥蜴》,真的很好看的一本繪本,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但跟《蚯蚓的日記》一樣,這種書信往來的方式,煤球一直叫“煤球看不懂,煤球不明白”,于是放棄。
《克里克塔》,這么奇怪的一個名字,煤球卻記得那么清楚,嘴里總念叨著。這本書畫風雖簡單,但里面有些大蛇扭成的字母、數(shù)字,增加了煤球有限認知的幾個英文字母,算是有些寓教于樂。
《沒頭沒尾的故事》,好吧,這本煤球倒是聽下去了,但也僅是因為他剛在幼兒園學會大象伯伯,所以對里面的大象很親切。書講完了我也不知道在講什么,煤球小眼神也比較迷茫。應了封底一段話,有些繪本,不一定要有什么意義或意思。
《姐妹倆的客人》,很有寓意的一本,每次煤球都說是媽媽最喜歡的一本書。因為每次煤球睡前都要讀已讀過的,我為了加上新的書,就說煤球選一本,媽媽選一本。這本就是“媽媽喜歡的了”。但小家伙還是很給面子,時不時的以恩賜的口吻說,“先講媽媽喜歡的吧。。?!?nbsp;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其實昨天剛講第一遍。以前聽說過這本,是教孩子面對生死的繪本。打開一看,真是大段文字啊,繪畫風格也比較抽象。煤球沒有拒絕,我猜是昨天公園玩太累了,賴在我懷里不想動。。。。而且,也怕講多了,他再問爺爺怎么死了,就尷尬了。。。想起上次《阿蒙的綠圍巾》,有次煤球爹給講到最后突然很不忿的喊,“這里面的爸爸怎么死了!!”
其實看煤球的狀態(tài),有些書是能引起共鳴,有些書還是懵懵的聽著。這里做個記錄,過一兩年,再遇到這些優(yōu)秀的繪本,還要再借。
至于自己,都不值得單開一章了。兩本《阿特拉斯聳聳肩》直接給廢了,還沒啃完。
不過每天kindle上讀些《毛姆讀書筆記》、《刀鋒》、《單戀》神馬的,還挺調(diào)解心情的。特別是毛姆,他的風格我還真挺喜歡的。以前就對《刀鋒》印象很好,但沒有什么特深感觸,這次從花生推薦的《月亮與六便士》開始,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秵螒佟肥菛|野圭吾的一部小說,還是很好看,看著看著就恍惚自己在看言情小說,或者又恍惚在看村上的書,反正總是隨著公交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