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多的兒子已經(jīng)上了中班,每天早上叫他起床都很痛苦——他痛苦不想起,我痛苦快抓狂!
醒了后,閉著眼翻來翻去蹭被子就是不愿睜眼,睜眼之后摸摸玩具翻翻枕頭不要穿衣服,在媽媽的催促與激勵與比賽穿衣服刺激下總算穿好衣服了,一邊叫著“我是第一名”,一邊催我“媽媽快點兒”,一溜兒煙跑到客廳一屁股坐在墊子上開始玩小火車玩具,期間無論怎樣催他去洗漱吃早餐他都無動于衷,依然老神在在地玩火車玩具,根本就沒有聽見爸爸媽媽說的“快點兒,該遲到了!”
千呼萬喚,終于象征性地刷過牙洗過臉,再象征性地喝點粥,就拿著他的書包準備出發(fā),此時他還在磨磨唧唧地挑玩具“我今天選的玩具是這個?!边呎f邊向外走。與此同時,媽媽會幫他拿水杯或別的東西,然后換鞋子出門,小家伙已經(jīng)到電梯口了,他一邊命令爸爸不準先走要等等媽媽,一邊返回門口催促:“媽媽,快點兒!”
以上是工作日常態(tài)。
但是到了周末就反常了。爸爸媽媽早上不想早起,想睡會兒懶覺,小家伙比平時醒的早,也不賴床了也不磨蹭了,很快會自己穿好衣服到客廳地墊上玩火車玩具。當然,他起床了,也絕對不放過爸爸媽媽,一會兒催促“媽媽,快點兒起床!”一會兒去騷擾騷擾爸爸“快起來別睡了!”
嗯,莫名地覺得這情景萬分熟悉,嘿,這不正是平常我們叫他起床的套路嗎。一會兒爸爸去叫一次,巴拉巴拉講一堆再不起床就遲到了;一會兒媽媽去喊一遍,又是親又是揉的,發(fā)誓一定要把他弄醒才罷休。到這會兒,全被小家伙用我們身上了。
而且,誰說孩子磨蹭,誰說我兒子磨蹭,人家根本就很“速度”,只是他的拖拖拉拉和干脆利落是分時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