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湯匙》(安野光雅插圖珍藏版)讀后感 —— Luer_璐

2022-3-23 23:28 原創(chuàng)


安野光雅插圖珍藏本: 銀湯匙339人有 · 評價70[日]中勘助 著,[日]安野光雅 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2021-12

這本書拿到手上的質(zhì)感非常棒,封面就是那種純粹紙質(zhì)的觸感,不是一般書籍那種光滑的觸感。封面和書脊的圖案選的是書中安野光雅所繪的兩個插圖,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翻開這本書,里面的紙張也非常有質(zhì)感,比一般書籍的紙張要厚實。 
 

這本書是作者中勘助的成長傳記,分為前篇和后篇兩部分,主要講述了作者從幼年到青年的成長歷程。全書中有很多風景的描寫,隨處可見日本本土文化的特色,里面提到許多日本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故事和和歌歌謠,涉及到許多日本的傳統(tǒng)習俗和飲食文化。這本書沒有什么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只是以一個銀湯匙引入,用回憶的方式娓娓道來,語言樸實自然,然而就在這些平平淡淡的小事中讓讀者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直達你的內(nèi)心深處。

前篇:主要講述作者幼年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成長經(jīng)歷。

我在剛開始看前篇的時候看得不怎么順暢,因為太多的日本文化名詞。由于我對日本文化了解不多,所以讀起來就十分拗口,也會有一些不理解。不過書中對很多日本文化名詞都有解釋,可以幫助我更好的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后面習慣之后看下來就順暢很多。

前三十一章寫上學前的故事。作者小時候由于身體病弱,和很多小孩子的幼年生活不同,并沒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耍,失去了普通小孩本該擁有的許多幸福。但是因為有了姨母的細心照料和精心陪伴,他的童年并不是孤單無趣的,而是充滿了樂趣,那段時光安逸又歡樂。

從三十二章開始講述上學后的故事??粗髡邔懙囊患虑椋瑫屛仪椴蛔越叵胱约和甑娜な?,捉迷藏、翻花繩、印貼畫、書桌上畫三八線,這些也都是我小時候玩過的游戲。原來童年的樂趣沒有國界,快樂都是一樣的。

姨母是一位善良虔誠的佛教徒,受姨母的教導,作者對任何事物也都懷有一顆慈悲之心。在姨母的幫助和引導下,他開始結(jié)交到同齡的新朋友,先后有阿國、小蕙,都是和他一樣身體柔弱的小朋友,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同病相憐,正因為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才會更加志趣相投。然而人生總會有聚有散,迎來離別時大家都是滿滿的不舍,但留下的都是難忘而珍貴的回憶。

在前篇里講到許多日本童話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故事。

一個是“小狐貍和初音鼓”的故事,這讓我想到和女兒一起閱讀的繪本《忠信的鼓》(葉露盈著),當時寶貝還說,“媽媽,這只狐貍好可憐,它的爸爸媽媽被做成了鼓,它只能借鼓來思念它的爸爸媽媽”。當時我聽后還沒反應過來,問她:“怎么是爸爸媽媽?”,她指著繪本回答我:“你看這鼓不是有兩面嗎?那肯定一面是爸爸,一面是媽媽啊?!?/p>

還有一個故事印象深刻,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雪地迷路了,母親一件件衣服脫下來穿在孩子身上,最后母親被凍死了。作者寫到其他孩子聽這個故事都覺無趣,可他在聽到這個故事時卻感觸頗深。正是因為他的境遇與別人不同,體會到姨母對他的愛,所以他更懂得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

后篇:主要講述作者高年級階段和青年的成長故事。

與前篇相比,我更喜歡后篇,這一篇讀起來更加順暢,每個章節(jié)或每幾個章節(jié)都可以獨立閱讀,都講述了一個中心人物的故事,例如:他的一位老師、他的一位同學、他的哥哥、小貞、少林寺的老僧人、姨母、賣花老婆婆和他好友的姐姐。

他的一位老師去參加甲午中日戰(zhàn)爭了,戰(zhàn)爭也許帶來的就是生命的結(jié)束。作者的態(tài)度與同齡孩子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也體現(xiàn)出作者的與眾不同。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生過病的孩子內(nèi)心情感會更加的細膩,更能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和敬畏。

他的一位同學蟹本,里面有一句話我印象比較深,“蟹本并非像我那樣求友而不得,無奈獨自一人,而是他原本就不需要任何人做朋友?!?/p>

他的哥哥教他釣魚,帶他出去旅行,哥哥總想教導他成為一個男孩子該有的樣子,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他看著大海,感受到離家后的思念之情,情不自禁的落淚。

他討厭上品德課,因為懂得的越多,才會越有自己的想法。亦如之前在談論甲午中日戰(zhàn)爭輸贏的問題,他的見解也與別的同學不同。

他的新朋友小貞,與阿國和小蕙之間相處不同的是,他不再是聽從指揮的小兵,而是小貞聽從他的安排。他們一起玩耍,春天放風箏,夏天捉蟬,摘各種果子吃。一切都生機勃勃,沒有什么值得憎恨,這就是童年純粹的無憂無慮的快樂。

他好友的姐姐,這就是青春時期愛情的萌動??墒怯捎谒男咔印⑼丝s,最終連一聲告別都沒有。其實,在前篇小蕙的離別中也出現(xiàn)過這種類似的情形。

看到他為死去的蠶寶寶立墓碑時,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我也曾做過類似的事情,為一只死去的小狗立墓碑?!靶Q在老后會結(jié)繭,破繭后變成蛾,蛾又會產(chǎn)卵,這就是蠶寶寶一整個生命歷程?!鄙鼩v程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大人們都會覺得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而在孩子眼中卻是那么的奇妙而神秘。

所有這些事情,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隨著長大,大家都在朝著大家所認同的方向成長,明知道很多是流于形式和功利,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隨波逐流,可是卻丟失了最原本的自我,沒有了自我的思考,失去了如孩童一般單純善良的自己,變得功利冷漠而不自知。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那么更加不會有完全相同思想的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全文看下來,我最喜歡里面的一段話是:“我想一直就這樣,以孩子般的好奇和感嘆注視周圍的世界。人們會慢慢接觸、熟悉很多事物,進而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但每個春天萌生的新芽,不都應該讓我們感到驚訝嗎?”本書底部封面上燙金的文字就選自這里。

孩子是那么的天真爛漫,傷心了痛哭流涕,開心了開懷大笑。長大后,我們學會了隱忍,學會了隱藏,因為要顧慮的太多,我們不再那么多愁善感,但我們一定要繼續(xù)保持一顆善良真誠的心去對待生活。

小建議:書中的注釋全部放在每個章節(jié)的后面,讀者在看書的時候還要翻到后面去找,如果放在該詞出現(xiàn)的同一頁下方,讀者讀起來會更加方便。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璐8929481714
璐8929481714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