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我不建議夫妻同行

2016-7-13 20:10 轉(zhuǎn)載 · 圖片1


陳文茜:你在前面提到你拍《理智與情感》時,一句英文都不見得表達得非常好,可是你卻處理全英國文學(xué)里最重要的經(jīng)典小說,而且將它拍成電影,又跟莎士比亞劇院等級的演員們一起工作,但最后你不僅把電影拍出來,而且拍得非常好。我非常震驚,所以很好奇,想問你怎么克服這里面的問題?

在美國時,你告訴我,當(dāng)你拍西方電影時,相對比較堅強,因為你可以像“手術(shù)刀”一樣面對西方的題材,處理你在這里不會有很多個人投射的議題??墒敲恳淮位氐綎|方,拍東方的議題,你就會開始有很多個人的情緒導(dǎo)入,包括拍《色戒》《臥虎藏龍》,甚至《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雖然它是印度的故事,但就如你說的,回到臺灣,你不僅近鄉(xiāng)情怯,很多脆弱也一直跑出來,你曾說:“有一次火車快要到嘉義,靠近臺南時,你就更脆弱。”所以,我很好奇,你一直在西方、東方間來來回回,在不同的題材里,不停地轉(zhuǎn)換自己,但東方或家鄉(xiāng),為什么使你那么脆弱?

李安: 就像小孩和父母的關(guān)系四五歲就決定了,因為你生出時是脆弱的,完全需要父母,力量的交流只有單方向,包括小孩對父母的需求、父母對小孩的管教,父母不給你喝奶,你就不行了。你那么小,父母那么大,他照顧你、管教你,所以,很多事情就會變得根深蒂固,好像計算機芯片插在你的后腦,或者像機器人,放了一樣?xùn)|西,你就知道“不能傷害主人”。

我覺得我們已經(jīng)被程序化,就是滋潤你、成長你的環(huán)境,不管是好的經(jīng)驗、壞的經(jīng)驗,都會深深影響你,逐漸變成我們心理因素的一部分,你沒辦法選擇,也沒辦法抗衡,這也是我們最脆弱的一點。家鄉(xiāng)對我就是這樣,我沒辦法解釋我為什么怕爸爸,等到我比他還要強壯,還有名時,我不但怕他,還怕傷到他的感情。也很難解釋我跟母親為什么會有那些感覺,現(xiàn)在我對孩子也有那種感覺,對家鄉(xiāng)我就是會有這種情緒在里面。

在我們十幾歲、茁壯以前,也就是我還是學(xué)生時,看英格瑪?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的電影,到后來見到他時,有種感覺說不出來,他叫我做什么,就去做,對不對都沒辦法說清楚,好像自己就該如此。對家鄉(xiāng)也是有這種感情,當(dāng)你成長了,開始拍片,可能不會服氣那些人,但當(dāng)你還很純真、很弱時,吸引進來的東西是沒辦法改變的,那是你先天的一部分,我想我對臺灣、對家鄉(xiāng)的感覺就是這樣子。把那些拿出來去破解、戲劇化,對我來講很難。你要衡量,作為藝術(shù)呈現(xiàn),面對觀眾,你是否必須公平、真誠,但那時就很難受,內(nèi)傷比較重,而美國或英國的東西就沒有這種感覺。

陳文茜: 你這么愛故鄉(xiāng)、愛臺灣,在奧斯卡金像獎得獎時刻,謝謝臺灣、謝謝臺中,對故鄉(xiāng)的感情那么深,既復(fù)雜又糾結(jié)、脆弱,但是,你選擇在美國,而且也知道如果你要在世界的電影占有一席之地,要把基礎(chǔ)放在紐約、好萊塢。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兩個不同的結(jié)論,你會不會告訴年輕人,愈愛故鄉(xiāng),不見得要留在故鄉(xiāng),可以大膽走出去,不管走出來的答案、地點,只需要勇敢地去闖蕩,故鄉(xiāng)永遠(yuǎn)都會等待你回來,給你很好的擁抱,就像媽媽一樣?因為臺灣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很懼怕走出去,你可不可以談?wù)勥@個部分?李安: 我很害怕大家說“我很愛臺灣”,其實壓力好重。不管是臺灣、愛家鄉(xiāng),嘴巴講已經(jīng)讓我覺得很不自然,因為愛家鄉(xiāng)是很自然的事,不需要講,你本來就會。拿出來講時,很可能是家鄉(xiāng)有問題,或是你有問題!這是真心話,不是謙虛,每次聽到“李安愛臺灣”“臺灣愛李安”,就會覺得好緊張。像美國開始講“愛國主義”時,就是國家開始出現(xiàn)問題,會考慮是不是還要住在這邊。所以,每次大家講“愛臺灣”或“愛家鄉(xiāng)”時,我都會有點緊張,感覺有什么不對勁。

當(dāng)初留在美國并不是計劃中的事,說來話長,我的書里都有寫,是一步一步走到美國,后來我出名了,回到臺灣,短期間感受到很多愛,時間一長,也受不了,真的很難在這邊生活,因為我可能一條街都走不過去,大家都要找我照相,而我真的想做的事就是拍電影。我應(yīng)該做的事在紐約反倒比較自由,可以創(chuàng)作,也有我的工作班底,而且紐約是世界的瞳孔,各地信息都看得到。我既然在那邊建立了我的家、工作關(guān)系以及工作室,在那邊生活就會比較正常。

父親小時候曾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很有錢的員外,每天吃一只蹄膀,有一天有個工人走過,說:“要是每天都能吃個蹄膀多好!”因為講得太大聲了,被員外聽到,員外就說:“你過來,你說每天吃蹄膀很好嗎?好,我現(xiàn)在每天做蹄膀給你吃,你吃看看!”結(jié)果吃了一個月,工人也說受不了。有時,我就有這種感覺,在臺灣接受很多的愛,多到我自己也承受不了,所以我在外面生活,短期回來,像做主,又像做客,非常甜美,臺灣人真的對我很好,通常到好萊塢或到奧斯卡都會受到很多本國人的敵意。

陳文茜: 我想幫一般年輕人問一個問題,未必是電影文化學(xué)院的人才有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這個時代是三個世代以來最糟的時代,當(dāng)然這是從西方人的角度來說。從東方人的角度,你父親那一輩才是最悲慘,但是,某個程度來說,我們現(xiàn)在的年輕人面臨的大環(huán)境很不好。你在紐約蹲點那么久,在那個過程中,是什么使你堅信自己的理想,不去選擇別人的價值?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很難相信自己的理想,太需要社會或父親給他肯定,你怎么一直堅持你的夢想?當(dāng)然我們知道你有個好太太,但一定是你敢于蹲點到一個程度,最后你跳躍起來,像“臥虎藏龍”里的老虎。然而,對很多年輕人來講,他可能進入社會時,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或者他有自己的價值,但一摔跤,就放棄了。李安: 我們這一代經(jīng)歷了抗戰(zhàn)、內(nèi)戰(zhàn),我們父親那一代在抗戰(zhàn)時期長大,經(jīng)歷風(fēng)雨變色,他們的憂患意識非常強,也有強烈的大中國情結(jié),當(dāng)然也有固執(zhí)的一面,可是傳給我們的是生存力和韌性,也就是很能受氣、吃苦、有骨氣,我父親不喜歡我做電影,但他給了我一種骨氣,從小就告訴我們:“我們江西人很有風(fēng)骨。”所以,我從小就知道人要有骨氣,但我沒有傲氣,外圓內(nèi)方和生存力、競爭力這些都是他們那一代教給我們很重要的東西。

我父親不喜歡電影,會覺得電影很虛幻,靠什么活?因為他們經(jīng)歷過血洗的經(jīng)驗,是犧牲的一代,也是傳承的一代,當(dāng)然也將他們的不安、恐懼傳給我們。我們這一代既有憂患意識,也覺得明天會更好,想去海外得到更高的學(xué)位,學(xué)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不管是在外面發(fā)揚,還是回來為臺灣服務(wù),都有“家”的觀念和骨氣在心中,我不敢說我們這一代很優(yōu)秀,但還不錯,在做事方面不像父親那一代那么古板,比較開通,也受美國、日本各方面的影響,觀念上比較開通。

但是,我看到臺灣這一代的小孩,就比較軟一點,很善良、可愛,可是生存意志比較軟一點,有時你要提醒他們,擔(dān)心他們,但素質(zhì)都非常好,善良又聰明。一個人會反映父母那一代,我們的小孩則反映我們是怎樣的人,而我們反映出的是父母,這個世界已經(jīng)在變,臺灣也一直在變,我希望臺灣愈來愈好,生存意志和競爭力不要往下滑,光人好沒有用,要有生存力、競爭力,還要能表現(xiàn)。

陳文茜: 你蹲點在紐約等電影拍的那幾年,除了煮飯,你都在做什么?李安: 發(fā)呆的時候很多,我應(yīng)該去賺錢,不管做什么工作,事實上,我也可以找電影的工作,但我這個人有一個毛病,就是沒有做我喜歡的事,或者幫別人做事時,我整個人就好像塌了一樣,一點力氣都沒有,沒有辦法控制,這是我的弱點。我在學(xué)校一拍片就好有神,一不拍片整個人就很不靈光,我的性向非常清楚,覺得自己怎么這么久都拍不成,挫敗感很重。我太太她幫我最大的忙就是“不管我做什么”,她有一種價值觀念是“不工作不可以”“不努力不可以”,你做什么、賺不賺錢都沒關(guān)系,還好我們想劇本只需要抬頭發(fā)呆就可以,不需要做什么。

我很不建議夫妻同行,真的很危險!不能太清楚對方的工作,我有朋友夫妻都是做電影,先生一懶惰,太太馬上就指正他,沒有辦法偷懶??墒?,最好的創(chuàng)作是“Get it from nowhere”,也就是不曉得哪里來的靈感,所以,你要去不知道的地方找靈感,事實上,是靈感找到你。換句話說,創(chuàng)作是有閑階級的事,如果你去煎漢堡,就會很忙碌,因為沒有人會白給你錢,但花那么多精神在那里,就無法百分之百專心籌劃片子,所以當(dāng)片子來時,你可能還沒有準(zhǔn)備好,我很害怕發(fā)生這個事情,所以就真的苦苦在等。

你也不可能常常有那么多靈感,一年有一兩個靈感,寫出來以后,那段時間會很有活力做研究,雖然沒賺錢,太太看我很有干勁也很高興,覺得“你想到什么東西?有東西可以聊”,人就比較有活力,推銷幾個月以后,慢慢沒有消息,人又開始消沉,但還沒完全絕望時,另一個想法又來了,一年總是有那么幾次,挺折騰人的,對我耐心的磨煉很大。在這些挫敗里就會學(xué)到商業(yè)電影、劇情長片需要什么,觀眾會告訴你一個原因,不管你服不服從,從里面你會學(xué)到很多東西。所以,我在這段時間里歷練了很多,當(dāng)然我的家庭基礎(chǔ)相當(dāng)好,后來開始拍片,到處跑時,也是用這些老本、老感情,大家對我都很支持。

其實我發(fā)呆的時間很多,我不鼓勵年輕人發(fā)呆,很多人發(fā)呆也沒有搞出什么名堂來,怎么交代?你沒有做事,又沒有做事的基礎(chǔ),生活不知道該怎么辦真的很糟糕,藝術(shù)其實是沒有理由的,賠錢、賠青春、賠你的家庭關(guān)系,各方面都賠了,但你還在做。

陳文茜: 你有非常大量的閱讀嗎?李安: 沒有,我讀書很慢,這個部分我要澄清一下,大家說我什么都能拍,好像我是學(xué)者一樣,電影就是皮毛,我這個人很奇怪,如果跟拍片沒有關(guān)系的,就會很懶,下部片和中東有關(guān)系,就突然對中東很有興趣,我的研讀也不是靠槍手,但有人會幫我做書摘,讓我知道怎么進入那個世界,進入以后,大概就能分辨好壞,這點我是蠻厲害的。陳文茜: 你告訴我你的下一部片是連續(xù)劇,內(nèi)容跟中東有關(guān),你怎么去準(zhǔn)備一個完全不同題材的片子?李安: 我會需要簡單看一下中東歷史的摘錄,然后再看看怎么深入,再將和我劇情有關(guān)的部分找出來?,F(xiàn)在我們光知道那邊殺戮不斷,背景如何都不清楚,研究后,我就能分辨好壞真假,當(dāng)然這里面有一些規(guī)則,就是拍一個東西要講什么,這個原則我知道,做一些片子后,我抓得還蠻快。例如,今天若要拍一部和“市長”有關(guān)的片子,經(jīng)過兩個月的研究思索,我做出來的可能比別人還像,我就是有這個本事。電影其實是一個皮毛,不需要深入到像學(xué)者那樣,而我能分辨其中的好壞,也就是戲劇上需要的部分,讓大家看電影時能夠投入,對我來講也就夠了,只要大家問問題時,問不倒我就可以了,一旦拍完后,我就一點興趣都沒有。陳文茜: 但是,我注意到你在拍一些你所謂的皮毛時,就是會有很不同的切入點,那是如何得來的?

李安:那個切入點就是我的興趣,對一個題材,我一定有一個特殊,而且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別人都看得到,那我就不拍了,我覺得我自己還蠻特別的。

來源:十點讀書


回應(yīng)12 舉報
贊1
收藏3
9年前
欣賞李安,很有思想。
9年前
喜歡他的電影
9年前
是同hang,不是同xing
9年前
一直留著沒有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想等再過幾年孩子看完原著后,再和他一起去欣賞!??
9年前
李安,思想不錯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