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卻有一家很奇葩的面包店,只賣兩種面包,每周就開三天門,一年能賣到700多萬人民幣。
這家面包店開在偏遠的鄉(xiāng)村
一開始種類也很齊全
▼
后來懶的連樣式都不換了
就只賣兩種面包
▼
賣的面包又土又丑不說
居然比臉還大
▼
而且店主也是十分不務(wù)正業(yè)
不開發(fā)新的面包種類也就罷了
還開墾了菜園種菜養(yǎng)花
▼
在莫名其妙火遍全國以后
不僅不開分店
還宣布一周就開三天門
非營業(yè)日來了買都沒地買
▼
即便是這樣
依舊有人不遠萬里趕來搶購
不但把單純的購買變成愉悅的體驗
還教會了別人怎么生活
▼
店主平田遙
這家奇葩的鄉(xiāng)下面包店名叫“特意”,店主平田遙因丈夫工作調(diào)動,2009年跟著丈夫從東京搬到了長野縣東御市,在美麗的牧原山山腳下安了家。
▼
平田遙的生活一下子全變了,跟東京的喧囂吵鬧相比,這兒從早到晚都是安安靜靜的,她也因此有了大把大把屬于自己的時間。
不甘平靜的平田遙突然想起來以前在東京的時候,她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周末早上起來烤面包,想到這,她和丈夫一合計,索性開了個面包店。
▼
開店之初,求好心切的平田遙設(shè)計了好幾個種類的面包,為了制作種類繁多的面包,平田遙每天都要早起工作到凌晨。
而且?guī)缀跏菑谋犻_眼睛就不停地工作,連照顧孩子的時間都沒有,甚至有時候還要把孩子綁在背上工作,時間久了身體開始吃不消了,最重要的是種類一多,就沒辦法把面包做的精細。
▼
沒時間看孩子,只能背著孩子
與其在追求多元化的道路上苦撐,不如單一化,于是平田遙開始大刀闊斧地做減法。
她決定用最笨的辦法做最好的面包,那就是每天只做兩種面包,做多了做不好,那就摁著兩種面包往死里做。
有的顧客發(fā)現(xiàn)自己最愛吃的面包居然沒了,十分不滿,后來店里的客人明顯減少了很多,但平田遙依舊不為所動,堅持只做兩種面包,由于面包種類少了,她有了更多的空余時間。
▼
把面包做到極致的背后是專注
時間空余出來以后,平田遙就有了精力去專注的追求純粹的美味。
她決定舍棄電烤爐,于是和丈夫一起搭建了一個用柴火烤面包的傳統(tǒng)烘焙爐,并動手把房子重新改裝了一遍。
▼
兩人把廚房、客廳、餐廳的空間重新設(shè)計為可以營業(yè)的空間,墻壁涂上硅藻土,換上隔熱的防火材料,然后精心設(shè)計了一下物件擺設(shè)。
▼
改造完成后,平田遙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先往爐里添些木柴,準備起爐生火。
▼
當柴火慢慢在烤爐里劈啪作響時,正好可以揉面發(fā)酵,一邊觀察面團的發(fā)酵程度,一邊測量烤爐的溫度,當面包最終定型后,才可以放進烤爐。
▼
等待面包最后定型
用天然酵母以及柴火慢慢發(fā)酵并烘焙出來的手工面包,和市面上工業(yè)流水制成的面包味道差別甚大。
很快來買面包的人就發(fā)現(xiàn), 雖然這家小店的面包種類少的可憐,看起來也跟其他面包店的面包差不多,但只要咬一口,就會發(fā)現(xiàn)唇齒間有一種無法描述的柔軟和彈性。
▼
除此之外,
平田遙把做面包之外的時間
用來開墾菜園。
▼
并且時常去拜訪周邊手工匠人的手作店
從各地手作坊里搜羅來一些木器和陶瓷碗碟。
▼
偶爾也會在田間教教課,
告訴別人如何更好的耕種。
▼
甚至還會親手做柿餅
掛的滿屋檐都是
▼
平田遙說,不會生活的人,就不能做出美好的面包,我希望讓別人也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幸福。
在最火的時候選擇減少營業(yè)時間
按照平田遙的說法,與其他面包店的不同之處在于,來店里買面包的客人,能買到的不僅僅是面包,他們在這里還能買到一種生活方式。
雖然只有兩種面包,
但平田遙卻設(shè)計出超級文藝的“面包套餐”,
而且一日一換,幾乎不重樣。
▼
還從自己的花園里摘來的鮮花,
一天設(shè)計一個造型,
擺設(shè)在面包店里。
▼
如今這家面包店已經(jīng)不只是賣面包了,平田遙還在店里陳列了許多手作職人制作的日用器皿,多半是她自己用過之后覺得很不錯的物件。
平田遙“不務(wù)正業(yè)”的時間越來越多,面包店的生意卻反倒好了起來,明明只是去買個面包,但是很有可能會帶走一捧花、一雙鞋、一本書,甚至是一雙襪子。
▼
因為來的客人都講,每次來買面包都好像遇見了好大的驚喜,居然有這樣的面包店,還會教別人怎么生活。
于是吃貨們一傳十,十傳百,這家村里的面包店因為“不務(wù)正業(yè)”徹底火遍了全日本,年收入超過700百萬人民幣,可平田遙并不是特別在意這些。
一般而言,此時門店應(yīng)該趁機大肆擴張,一開二,二開四才對,然而平田遙卻宣布減少營業(yè)時間,一周就營業(yè)三天,就算有人不遠萬里專門來買面包也不行,直到現(xiàn)在,都不曾因為生意好而加長過營業(yè)時間。
▼
標藍色的是營業(yè)日
而且開店開了7年,
始終就5個人,
更不用說擴張了。
▼
對于平田遙來說,人云亦云的經(jīng)營方式并不適合自己,她更喜歡在一厘米寬的地方做到一公里深,把做面包打造成一種優(yōu)雅的生活方式。
現(xiàn)在平田遙已變成兩個孩子的媽媽,她不是討厭賺很多錢,而是不能錯過的比賺錢更重要的東西,無論如何,她都沒辦法丟棄生活,丟棄和丈夫孩子共處的時間。
▼
和丈夫在一起是平田遙最開心的時候
寫到文末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許被平田遙的面包店恰如其分的詮釋了出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在生活中,懂得適可而止,
也許才能遇見如期的美好,
這很容易,也很難。
來源:創(chuàng)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