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愿陪你溫柔地成長

2016-4-14 22:43 原創(chuàng)

小花生剛剛成立了一個專題寫作計劃:說說你經(jīng)歷的教育故事?;ň幗o我發(fā)來微信,說我在美國帶著兩個女兒,如果對教育有什么特別的感悟,可以寫下來。看到微信時,房間忽然暗下來,過去的記憶像帶著很多噪點的黑白照片一樣,在墻壁上一張張劃過,投影儀轉(zhuǎn)動著,發(fā)出嗡嗡的聲音。

回想自己的成長教育,記憶中自動同步播放的一個人,便是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她信奉的是“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老苦觀念,對我極為嚴格。但是同時,她又是我見過的心最軟的一個女子。小時候,母親會在雨后牽著我手散步時停下來,用小樹枝把走失的蚯蚓輕輕撈起,送進潮濕的泥土里。就是這樣極為矛盾的個性,讓她有時對我大發(fā)雷霆,有時卻自己犯規(guī)、在該堅持的時候抱過我,滿是愧疚和心疼地讓步妥協(xié)。現(xiàn)在有了自己孩子再回想,不禁對母親這樣的教育捏一把汗。

母親脾氣急,如今在她幫我一起照顧我的孩子時,有時也會顯現(xiàn)出來。雖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嚴厲,但外孫女調(diào)皮時,也會讓母親禁不住擰起眉頭大聲訓斥。每每此時,就會有某一幕曾經(jīng)熟悉的記憶在我腦海迅速地放映,警報的紅燈“嗚嗚”地響起,埋在心底叛逆的反感不斷往上升騰??墒瞧€有些時候,我會忍不住自己嚷起來,然后驚覺其實每個女兒就是她母親的翻版。我的顯性性格是父親的溫和,隱性性格便是母親的急躁,有意思的是這些年老倆口性格漸漸有所交換。而我的急躁易怒都是在和丈夫的相處時,最易激活表面平靜的死火山,熔巖之熱烈一度把自己都嚇壞了。

由此我想起讀過的一本很可愛的書,叫做《大嗓門媽媽》,是德國作家Jutta Bauer的兒童繪本。書里的企鵝媽媽對小企鵝發(fā)脾氣大聲嚷嚷,結(jié)果小企鵝嚇得全身都飛到了各個地方。腦袋飛到了宇宙里,肚子落入了大海里,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他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最后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對小企鵝說對不起,把小企鵝身體各部分都找回來縫在了一起,帶他回家了。

我的女兒米蘭和曼曼在美國的老師們,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兩姐妹上的是以基督教為背景的一所幼兒園,吃飯前會先禱告,孩子犯錯會time out,就是并不大聲訓斥,只是讓他/她不能和其他人一起玩、獨自在一邊蹲著想一想的暫停式處罰方式。漸漸長大的米蘭,也會在母親或我提高分貝時指出,外婆/媽媽你要輕一點,你看我學校里的老師都蹲下來輕輕地和我說,我就聽話了呀。女兒的話讓我的心中滿是敬畏的慚愧。

于是有一次,我嘗試了美國老師的方式。那天姐妹倆把玩具攤了一屋子,我要求她們理干凈,姐姐米蘭照做了,妹妹曼曼卻裝模作樣地哼著歌,東摸摸、西逛逛。我溫和地又說了幾遍,她仍然無動于衷。我便走過去,把她抱起來。她一看不好,腳底抹油就想跑,我卻堅定地把她裹得很緊,走過去把她放在沙發(fā)上。她張嘴就哭,我輕柔地說:“媽媽不罵你,但因為你不愿幫忙,你現(xiàn)在必須坐在沙發(fā)上,直到媽媽和姐姐把玩具整理完畢。”她開始有幾次還想試探著下地,都被我嚴肅的表情阻止了。于是她抽抽搭搭地看著我們,等玩具收拾完了,怯生生地問,媽媽我能下來了嗎,得到我的肯定答復,才爬下來一下跑入我的懷中。我先給了米蘭一顆獎勵的糖果,再把曼曼抱在腿上,認真地問她,下一次是選擇坐在沙發(fā)上,還是一起幫忙勞動。小女兒摟著我的脖子,眼睛瞄著姐姐手里她最愛的糖果,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后者。

除了不大聲對孩子說話,有的時候還需要自己放慢速度。孩子小小的,一切對于他們都是新鮮的,需要去探索,有的孩子天生就很慢。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里寫道:“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亟掏胶酮q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比绻⒆觿幼髀?,又有什么好責怪的呢,該糾正的可能是他們不能集中的精神,并不是認真謹慎的行為速度。

而比起那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革命化口號,我卻更愿意我的孩子慢一點、一開始學得少一點,卻永遠飽含著學習的好奇心、對世界原始的同情心、為夢想不放棄的努力精神、和極易捕捉生活細節(jié)自得其樂的幸福能力。如果有一顆始終滿漲著幸福的心,做一只簡單的小烏龜又有何妨,慢慢地爬,累了停下來曬太陽,沿途收集雨露、果實、和彩虹。慢慢地爬,直到童顏鶴發(fā),知己知彼,仍然大智若愚,怡然自樂。

在探索對女兒的教育和與其相處方式的過程中,我常常會看見多年前那個小小的自己,懂得了自己的弱點和短處,以及它們的源頭和因果。于是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我理解和原諒了自己,卻更嚴格地要求自己,用真正、積極的“嚴格”,而非強勢又慈悲的母親的“假嚴格”,去努力地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和女兒一起成長,我們的路還很長。


回應5 舉報
贊12
收藏6
9年前
這篇讓我好感動!句句在理!謝謝分享。
9年前
我們都要學習做一個溫柔的媽媽,放低聲音,放慢語速,讓孩子感受到溫柔的愛?
9年前
Yolandah 這篇讓我好感動!句句在理!謝謝分享。
謝謝,愿我們多分享對孩子的愛??
9年前
wjywzsgw 我們都要學習做一個溫柔的媽媽,放低聲音,放慢語速,讓孩子感受到溫柔的愛?
是的!握手????
9年前
好棒的媽媽
發(fā)布

推薦閱讀

Cathay文文~
Cathay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