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納支持孩子的獨立意愿

2017-2-23 18:35 轉(zhuǎn)載 · 圖片23

怎樣運用一些簡單可行的收納技巧,在家中其它地方創(chuàng)造相似的“友好”環(huán)境,從而為孩子的獨立意愿提供支持——這種意愿,自出生便開始運作,整個成長過程皆受它驅(qū)動而自然發(fā)生;我們只需仔細觀察孩子各階段的需求和發(fā)展狀況,協(xié)助他們習得與之匹配的生活能力,從中令家庭生活更輕松,親子關(guān)系更和諧。

臥室

生活能力(廳長,30個月)

⊙偶爾在為她準備的“矮床”上獨自入睡;

⊙管理自己的衣櫥,拿取和收納衣物;

⊙把臟衣扔進洗衣機;將衣物分類、配對;

⊙簡單幫助下穿脫衣物,自己搞定褲子和襪子。

我家的睡眠安排

我主張親密育兒,加上母乳喂養(yǎng),因此沒有準備獨立的育嬰室/兒童房。廳長出生后,先是使用“合睡床”,即一邊可以放下、與大床相連的嬰兒床,既可保持親密接觸,又使各自擁有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這樣的方式在最初幾個月還算理想。

隨著月齡增加,大運動能力發(fā)展,廳長睡覺也越來越不“老實”,總十分執(zhí)著地越過“三八線”——半夜醒來常發(fā)現(xiàn)被窩里多出顆毛茸茸的小腦袋;她又是夜醒頻繁的高需求寶寶,即使離她只有一臂之遠,一夜數(shù)次的哺乳和安撫還是令我精疲力盡。于是,我干脆讓她到大床上來,睡在我和護欄之間,實現(xiàn)真正的睡眠共享。

▲圖1:母乳喂養(yǎng)期,采用的是睡眠共享。

也許因為“零距離”的絕對安全感,她反倒醒得少了,就算醒來也能經(jīng)由輕拍或象征性的喂奶很快再次入睡。再大些,她甚至學(xué)會了“自助”吃奶,再不必以哭聲來喚醒媽媽;事實上,我和她都不用完全清醒,雙雙在迷糊中配合默契,便能輕松度過易醒期。睡在一起后,出乎意料地,我們都睡得更好了,連生物鐘和睡眠周期都變得出奇一致。

26個月自然離乳后,睡眠共享仍在持續(xù),只不過會由父母輪流哄睡和負責夜間照顧—有時玩偶等安撫物也管用—讓她適應(yīng)不同的睡眠聯(lián)想,為“離開大床”作準備。進入這一階段,她夜醒次數(shù)已很少,許多時候都能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離乳后,逐步實施“分床”計劃。

時近兩歲半,為入園未雨綢繆,我們著手進行“第二次離乳”——鼓勵她與父母分床而眠。采用西爾斯的建議,我先是用一只床墊,放在大床邊的地板上,作為“離開大床”計劃的緩沖步驟,陪她一起在這張“特殊的床”上入睡。她由最初的新奇,繼而抗拒以及醒來時立刻爬回大床,直到漸漸能夠獨自在“特殊的床”上入睡,以至在我將其搬離大床后,仍能在上面睡一個完整的午覺——盡管夜里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和我們一起睡在大床上。

矮床:蒙氏推薦的睡眠方式

“特殊的床”是西爾斯的叫法;而蒙氏提議嬰兒在會爬后便采用這種睡眠方式,認為即使在睡眠中也應(yīng)給孩子足夠空間;較有圍欄的嬰兒床及成人的大床,矮床(floorbed)更加開放、安全,能夠令孩子行動自如,無需大人幫助,更容易觀察和探索周圍環(huán)境。

國內(nèi)家庭實踐“矮床”往往有兩種障礙。一是空間障礙,難以在臥室內(nèi)再放下另一張“床”——要為孩子的睡眠提供足夠空間,最好選擇至少為成人單人床尺寸的床墊。二是心理障礙,尤其家中老人,總覺得讓孩子“打地鋪”好像“虐待”兒童,很難接受。但我認為,若有條件,不妨將其作為分床的前奏偶爾加以嘗試;額外的獎賞是,孩子在適應(yīng)不同環(huán)境方面會更加游刃有余,能夠有效緩解“秩序敏感期”的焦慮,令彼此都更自由——廳長就越來越喜歡這種睡眠方式。

擔心清潔問題的話,在床周鋪上干凈地毯,即使她在熟睡中離開床也沒關(guān)系,平時也可將床墊收起。再有,注意床的擺放位置——我會讓她睡在能夠看見父母的一頭。就提高睡眠質(zhì)量而言,沒有選擇通常為嬰童“專門設(shè)計”的帶卡通圖案的床具,而是和成人的一樣,使用飽和度低、感官上更加安靜的純色。

整個過程,始終持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在她沒有準備好時完全接受她“回來”,她可以退縮,反復(fù)嘗試,甚至叫停;和離乳一樣,我要做的,是提供成長資源,觀察和支持她的獨立意愿——這種意愿需要是真實而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而非被揣測和強加的。

孩子長得這樣快,他們最終定會離開父母的床,家門,我們的視線和全部生活。再耐心些,放松些,當未來踐約而至,我才能對它說,這樣親密過,真是沒什么好遺憾的了。

有年幼孩子的臥室:睡眠、照料與收納

花這些筆墨介紹家中不同階段的睡眠安排,是因這對于有年幼孩子的家庭來說,是左右其臥室空間效率的第一要素——國內(nèi)家庭的居住空間限制和育兒習慣,決定了孩子和父母共用臥室是常態(tài)。對我家而言,由于沒有使用嬰兒/兒童床——床墊不用時可以收起來或靠墻而立——睡眠訴求變得非常簡單,只消在大床四周裝上護欄,再在床邊放一個矮凳或登高梯,就能關(guān)照到孩子的需要(圖1)。余下的便是照料和收納的功能。

  • 可移動的“護理籃”

嬰兒期需要頻繁更換尿不濕,為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腰,我在臥室一角放置了一張尿布臺(圖1),連同換衣和日常護理,都在上面進行。尿布臺下方層架,則用來收納尿不濕、護理用品及臨時衣物等。

▲護理用品用藤籃整體收納,跟隨人移動。

高強度的“屎尿屁”階段過去,尤其是使用尿不濕的時間大幅縮減后,照料工作簡單多了。于是我將礙事的尿布臺撤去,把精簡后的必需品集中收在一只藤籃里。藤籃平時待在床頭柜下部的柜子中,在床上換尿不濕或做護理時,伸手便能將整只籃子取來用,不用東拿西找,一次性完成全部動作。藤籃也可以跟著人移動,即使在其它地方操作,也很方便。

▲床頭的小細節(jié)。

床頭柜原本上部是抽屜,下部是帶門的柜子,廳長用起來不那么方便——我也覺得累贅,索性將柜門拆去,做出一個開放空間,一邊是“護理籃”的落腳處,一邊則是只“晚安書”盒子,里頭收著幾本最近的睡前讀物,作為入睡儀式的一部分,供她在上床前挑選。床腳放一只垃圾桶,換下的尿不濕及護理用紙等,不必挪步便可扔進去。為遮擋異味,選擇的是附蓋的款式。

▲尿不濕專用垃圾桶。

由于主臥內(nèi)有獨立衛(wèi)浴,廳長平素洗漱、洗澡和如廁都在此——而不是在外面的客用洗手間里——進行,這樣一來,不需經(jīng)過穿堂風冷嗖嗖的走廊,出得浴室便能進入萬事俱備,且冬季有充足暖氣的房間護理、穿衣,正所謂,瑣事中亦有飽足的幸福感。

廳長的“衣櫥”

臥室除了休息,通常還需承擔部分收納功能——對象主要是衣物和寢具。慶幸裝修時除衣柜外,多打了一只壁櫥,本意是拿來擱被褥和過季衣物,因為戀上“斷舍離”,對于衣物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一律從簡,實則用不了這許多空間,干脆便將底下兩層讓與廳長,作她的專用衣櫥。衣櫥的位置,遠離大人的衣柜,互不干擾,距床卻只一步之遙,轉(zhuǎn)身便能在床上更衣疊衣等。

▲孩子的衣物收納處選址。

▲衣櫥與“行頭管理處”配合使用。

▲用組合收納工具完成內(nèi)部空間的細密分割。

床具:各安其位的收納

對于床單、被套等床上用品,通常采用堆疊收納的方法,拿取很不方便,視覺上也顯凌亂。我家的做法是“一物一盒“,讓每件物品各安其位。這樣一來,不僅發(fā)現(xiàn),實在不需要那么多寢具,用起來也輕松:比如要換床單,只需取一只盒子,整整齊齊的四件套便都在里面了。

衣櫥與玄關(guān)處的“行頭管理處”配合使用:鞋子、正在穿的外套和帽子、圍巾等保暖衣物,就近收在“行頭管理處”,方便外出時取用;干凈衣物和內(nèi)衣等,則存放在臥室。論“友善”的話,最好采用不帶柜門的開放式收納。考慮到收納對象是清潔度要求較高的衣物和寢具,仍保留了柜門,但將使用頻率最高及孩子需要用到的部分收在最外側(cè),減少她開關(guān)門的麻煩。

▲廳長的當季衣物收納在櫥柜底層。

▲采用對她而言友善無壓力的收納方法。

▲設(shè)置“舊衣回收籃”,定期清理淘汰下來的衣物。

衣物只留當下正穿的,置于她容易夠到的低層。效仿玩具的做法,利用圖像幫助孩子完成分類——圖像需易于孩子辨認,避免過于抽象;簡單圖標或?qū)嵨镎掌己?。鼓勵她自己動手,需要適當放低收納標準:將衣物放進去就好,不必折疊或排放得很整齊——支持孩子獨立的關(guān)鍵,不僅指提供所需的資源,也包括避免提出不符合其客觀能力的要求。

外套的收納方法

用衣架懸掛外套的方法,對兩三歲的孩子而言收納難度偏高,改為這樣的收法,一目了然,廳長自己也能輕松取放。

孩子的衣物尺碼常新,無需大添大置。以舒適為主要考量,兼具美感。擁有得少,反而自在從容。以廳長的冬季行頭為例,毛衣、褲子和背心各五六件——皆是最簡潔的樣式——夠替換便好,外套則更少;幾只中等大小的PPP抽屜收納,措措有余。外套并不掛起來,而是卷成筒狀,并排收在開放式格子中——將最常穿的放在外面——供她有興趣時,自行搭配和拿取。

▲取出抽屜內(nèi)盒,將騰出的空間作開放式置物格用。

▲將內(nèi)盒和空格堆疊,增加收納空間。

說起“格子”,它本是一只抽屜。開關(guān)抽屜的動作對孩子來說,相當于多了一道使用“門檻”。我便抽出內(nèi)盒,將騰出的空間作置物格用。如此,即使是廳長,也能只一個動作完成收納。而兩只盒子,則堆疊在格子上——由此縮小隔板之間的距離,完成物品的細分擺放——分別作“臨時衣物籃”和“寢具籃”。

臨時衣物籃

設(shè)置一個“臨時衣物籃”,不僅方便隨手收納臨時換下的衣物,避免丟得到處都是,也可將第二天待穿的提前準備好,暫存于此,這樣不管由誰來照顧廳長,都不必東翻西找;并且,在我偶爾想要賴床時,廳爸便可以將整只籃子搬出臥室使用,好讓我清清靜靜睡個回籠覺。

臥室也可晾衣

在我家,孩子和大人的衣物是分別洗晾的。狹長的生活陽臺,放置大塊頭洗衣機,又存放了洗滌打掃用品,人在其間轉(zhuǎn)身也難;頂部空間勉強夠裝兩排晾衣竿,僅供大人使用已捉襟現(xiàn)肘,再難容孩子分享。又加幼兒的衣物換洗頻繁,成都潮濕少晴,晾出去的衣物好幾日也難干爽。

▲兩種洗/晾衣“方案”對比。

▲孩子的衣物在臥室內(nèi)通風處進行晾曬。

▲晾衣架緊臨衣櫥,收衣很便利。

▲晾衣架不用時可收起來,不占空間。

最終采取的方法是:為廳長單獨購入帶脫水功能的小型洗衣機,客用洗手間兼作洗衣房;使用輕巧又靈活的一體式晾衣架,將脫水后的衣物晾在臥室內(nèi)干燥通風處。這樣安排實在便利:首先,客用洗手間就在主臥一墻之隔的近旁,洗衣收衣不需再往返于臥室與全宅末端的陽臺之間;再者,晾衣架緊臨廳長的“衣櫥”,且旋身便可來到床前,收衣后折疊、收納,方寸之間,一氣呵成。

▲晾衣、疊衣和收納的“三角”區(qū)域。

廳長喜歡幫忙收衣、疊衣。將衣物分門別類進行整理的過程,涉及初步的邏輯思維,可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她來說很有趣。我會將收好的衣物鋪在床上,邀她一起分類收納。兩歲六個月的她能夠勝任的工作包括:將衣物按“外套"、“褲子”、“上衣”、“背心”等歸類;把襪子和睡衣配對;簡單折疊(如對折,不必疊得很工整)并將分好類的衣物放入對應(yīng)抽屜。

成人衣物怎樣晾曬最方便

通常,衣物的晾曬和收納是分開進行的。在我家,為提高效率晾曬和收納使用的是同一套衣架。由于成人衣物大部分是掛起來的,衣物晾干后,連同衣架直接掛至衣柜內(nèi)的吊衣桿,一步到位,省去收衣和折疊的麻煩。廳長一歲以前,衣物全部由我打理時,使用的也是這種超級省事的晾曬和收納法。

關(guān)于收納育兒的種種,到此才算全部分享結(jié)束;也許仍有許多旁枝末節(jié)可深入探討,但主旨永遠只有一個:為孩子,一個獨立個體內(nèi)在生命的自我教育,提供有準備的環(huán)境。這里面并無多少復(fù)雜的技術(shù)細節(jié),是否能做到、做到何種程度,只在于,你是否愿意,且有能力去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給予其自由舒展生命所需的必要資源——遺傳和經(jīng)濟因素的重要性往往被高估,真正稀缺的育兒資源,是父母對孩子獨特性的珍惜。

留心覺察這份“獨特”,會發(fā)現(xiàn),孩子需要的,其實都是些最簡單的東西;而能夠提供“簡單”的,往往才是最難的。我們早已在邁向和適應(yīng)成年生活的過程中失去了那份直接和輕松,設(shè)法找回它,便可獲得通往孩子的心靈,以及失落的童年的那把鑰匙。

有人問我,如何做什么事都能說出些理由來,都一副全心投入的樣子。是因為,像這樣生活才有趣吧。人要先學(xué)會嚴肅,才能夠享受有趣。就像真正的“無為”,其實是“作為于無形”。做了許多,卻像什么也沒做一樣,這才有意思。

昨天看到一句話,堪表此心:“惟有熱愛,可抵御歲月漫長。”那就祝你有所熱愛,至于熱愛什么,沒那么重要。

來源:Miss不要


回應(yīng)4 舉報
贊5
收藏14
8年前
這個媽媽我有關(guān)注,真心佩服她,處處都是為孩子獨立思維設(shè)計的收納
8年前
厲害了
8年前
我們兒童房一個衣柜兩個書柜,書書書??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