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實驗:以糖引水

2012-2-6 16:26 原創(chuàng)

今天新看到了一個實驗,用蘋果做的,難度不高,不知道對蘋果的新鮮度有沒有要求。 

把蘋果上端的果皮削去,用刀挖成一個倒圓錐形的洞窩,使圓錐狀洞窩的尖端開口,恰好位于蘋果的另一端。按大口朝上小口向下的方向懸放蘋果。 

注意觀察蘋果底部開口處,半天也不見有水分流出。 

這時,你若把白砂糖(或食鹽等)均勻灑在洞窩里面,馬上就會看到錐面上神奇地出現(xiàn)了水分。水分漸漸匯聚于底,“塞”滿開口。約 20分鐘左右,一顆晶瑩透亮的水珠自然滴落下來。此后,水分便不斷地滲出、流淌、滴下。 

你知道砂糖為何能“引”水嗎?蘋果洞窩里面有少許水分,將糖灑到上面,砂糖溶化,形成一層高濃度的溶液。因為蘋果細胞液的濃度較低,于是水分就從低濃度的蘋果細胞液里滲透到外面的糖液里,然后匯聚成“水流”。 

簡單的說就是把蘋果中間掏空,抹上白糖或者食鹽,圓錐形的孔感覺更像漏斗,如果不是圓錐形也沒問題。


回應(yīng)1 舉報
收藏
13年前
這個道理燒菜的人都知道,炒黃芽菜、青菜的時候加一點鹽或者糖就能把蔬菜里的水分逼出來,和這個實驗是一個道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chxkr
chx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