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的前一天,國外的孩子們都是怎樣玩轉(zhuǎn)感恩節(jié)的!

2016-11-23 13:38 轉(zhuǎn)載 · 圖片46

還有2天就是黑色星期五了,雙11能留住雙手,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天!但是在買買買的時候,也別忘了黑色星期五的前一天其實是感恩節(jié)哦~

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Day),是流行于美國和加拿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巴西、埃及、希臘等地也擁有屬于自己的感恩節(jié),但主要北美比較盛行。

在美國,感恩節(jié)剛開始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jié)”。

感恩節(jié)是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火雞和傳統(tǒng)美食,還有各種派對、舞會、游戲,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歡樂,并且感謝上帝的恩惠。

為了慶祝這個古老而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會精心準備各種活動,孩子們更是樂此不疲。一起看看,國外孩子是如何玩轉(zhuǎn)感恩節(jié)的↓↓↓

派對狂歡頭飾

感恩節(jié),最不缺少的就是隆重的派對了,很多父母會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派對頭飾,大多都是以火雞為主題。

用彩色卡紙就能輕松創(chuàng)作哦,注意根據(jù)孩子的頭圍大小制作就可以。



如果家中有彩色羽毛,也可以做成這樣的,真心美呆了!


獨一無二的禮物

為了慶祝感恩節(jié),家人、朋友之間也會互相贈送禮物,表達對彼此的關(guān)懷和感謝,甚至是路邊的流浪漢也會收到來自好心人的禮物。

用紙袋和卡紙,做成這樣的裝飾,并寫上祝福,收到禮物的孩子一定開心極了。

紙盒和卡紙也可以做出炫酷的禮物盒,有些小朋友還會寫上自己想要的禮物,是不是很機智?

收到這樣的火雞腿,簡直不能太激動。因為里面滿滿都是好吃的糖果和巧克力……


嗯,也有小朋友用卡紙做這樣的感恩節(jié)賀卡,在里面寫上最誠摯的祝福,送給爸爸媽媽,溫暖又感人。


簡單點,賀卡也可以這樣做,上面的照片頭像是亮點~

還能用手套做成這樣的火雞,不要懷疑,它真的是一只火雞。

創(chuàng)意拼盤美食

和孩子一起準備感恩節(jié)的創(chuàng)意晚餐,也是無比歡樂的時光。這么漂亮的美食拼盤,都不忍心吃掉了……



無論是水果、蔬菜,還是面包、點心,都是隨手拈來,創(chuàng)意無限。



感恩自然的饋贈

孩子們也會和家人一起感恩自然的饋贈。一起尋找來自大自然的寶藏,探索創(chuàng)意源泉,也是十分快樂的事情。

這個季節(jié),最適合采集一些松果,用來DIY,分分鐘就能做出栩栩如生的火雞了。


除了松果,落葉也非常受歡迎。不過,和南瓜搭配,能創(chuàng)作出什么呢?

哈哈,是一只南瓜樹葉火雞~

手邊沒有南瓜也沒有關(guān)系,只用采集來的楓葉和卡紙,也可以DIY呆萌的火雞。


做成這樣的手偶玩具,一家人用它一起做游戲、講故事,有趣極了。

玩轉(zhuǎn)百變創(chuàng)意

當然,孩子們也不會忘記平日里最愛的手工DIY。無論是洗碗刷、一次性紙盤、雞蛋托,還是媽媽的毛線球、紙巾筒、卡紙袋,孩子們都能玩得不亦樂乎。

用卡紙剪出小火雞的身體、眼睛和嘴巴,然后洗碗刷蘸取顏料,涂涂畫畫,呆萌的小火雞就出現(xiàn)了。


一次性紙盤、彩色卡紙,加上萬能膠水,神奇立現(xiàn)。


雞蛋托也是創(chuàng)意神器,所以千萬不要扔。國外的小朋友最愛,用來做可愛的小火雞,環(huán)保又好用。



彩色羽毛,也可以被玩的很出彩。無論是卡紙還是腳印畫,搭配都默契十足。


嗯,還找來了媽媽的毛線球……

紙巾筒和一次性紙盤,涂涂畫畫,剪剪貼貼,就大放異彩了。

紙袋當然也不會錯過,羽毛用的是皺紋紙哦,是不是超簡單?

還可以做成紙袋手偶,寫上感恩祝福。看孩子們這燦爛的笑容,是有多開心啊~

看這穿戴,都是用紙袋和卡紙DIY的,不能再贊!

節(jié)日氣氛裝飾

為了迎接感恩節(jié),孩子們還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DIY一些有趣的裝飾,把家里裝扮出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

用彩色卡紙剪出五彩斑斕的葉子,寫上美好的祝福,黏貼在一次性紙盤做的圓環(huán)上,再用彩線做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就可以做出一個美美的門環(huán)裝飾。

還可以用卡紙裁剪出一家人的手印,像這樣做成一顆感恩樹,感恩節(jié)已經(jīng)足夠溫暖了。

還有小家伙們喜歡的愛心樹,也不能少。這次,孩子們終于可以盡情在墻壁上“創(chuàng)作”了,當然,這是被爸爸媽媽們允許的。

有沒有被國外孩子的花樣玩法震撼到?哈哈,這個感恩節(jié),你和孩子也別錯過,一起來湊熱鬧吧~

來源:蘇菲趣育兒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7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