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的是,文中的書單和視頻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適性。每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不同,閱讀興趣和愛好也不同,僅供參考。
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學習資源太多太多了,有時候會感覺無從下手、亂作一團。娃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如何從海量的資源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并且真正能為初中學習做好鋪墊呢?
請注意:
小學階段,不是讓你提前學、背初中的具體知識點,而是培養(yǎng)、熏陶,進行知識積累和拓展(通識教育),以生物學科為例,教你從海量資源中建立娃的專屬“知識庫”。
全文4007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文章框架分為三部分:
1以課本為基,制作框架,提煉知識點
2以資源為主,分門別類,熟悉知識點
3以歸納為法,有的放矢,拓展知識點
重點內(nèi)容已標紅。
01以教材為基,制作框架,提煉知識點
面對海量資源,當你覺得無從下手的時候,不妨從課本入手。
以課本為基礎、為主線,圍繞課本進行知識資源的搜集和整理。
課本有著嚴謹?shù)闹R體系和邏輯結構,由淺入深的編排原則,例如生物的體系分了三大塊兒,分別是:
1宏觀(細胞以上)
2微觀(細胞以及細胞以下)
3實驗
建議把初中各科教材都買齊,根據(jù)目錄做知識框架圖,提煉知識點,為下一步“知識庫”的建立做好基礎。
02以資源為主,分門別類,闡述知識點
此部分內(nèi)容中的圖片是人教版生物的知識結構圖,先做知識框架,再提煉出關鍵詞,根據(jù)關鍵詞,去找對應資源。
需要注意的是,科普類的閱讀書籍偏重于“信息提取”和“知識積累”,面對一堆專業(yè)術語和案例,書目的選擇最好是圖文并茂、生動直觀,這和文學類、經(jīng)典著作的閱讀是完全不一樣的。低年級可以重點以科普紀錄片為主。因為我們的重點是讓孩子熟悉、了解這門新學科和相關的知識,并不是要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
第一部分:七年級上冊
關鍵詞:生物、生物圈、細胞、綠色植物
【閱讀資源】
1《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 接力出版社
2《萬物簡史(少兒彩繪版)》接力出版社
3《生命的運作方式》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4《觀念生物學》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5《這就是生物》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6《一粒種子的旅行》南海出版公司
7《樹的秘密生命》譯林出版社
8《樹的秘密生活》商務印書館
9《植物也邪惡》商務印書館
10《怎樣觀察一朵花》商務印書館
11《怎樣觀察一粒種子》商務印書館
12《怎樣觀察一棵樹》商務印書館
閱讀難度很大但非常經(jīng)典的:《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定諤寫給每個人的生物科普。由于薛定諤在物理學陣營中有較強的號召力,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學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學研究。它直接啟發(fā)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和基因調(diào)控的操縱子學說的提出,以及后來對遺傳密碼的解讀。
【視頻資源】
1《細胞》
本片很適合結合課本作為課外拓展,講解的很多知識課堂上可能沒有涉及,而且片中出現(xiàn)的很多教授就是生物領域的權威專家。對于細胞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去找來看看,這是一部很好的科普紀錄片。
2《種出個地球》
《種出個地球》從進化的角度記錄了植物的起源和發(fā)展,以及這個過程中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經(jīng)歷的滄海桑田的變遷。
地球的首次生物大爆炸,在海洋中誕生了能產(chǎn)生葉綠素的細菌,這些細菌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蕨類植物出現(xiàn)在水邊的陸地,原始植物開始向內(nèi)陸進軍,地球逐漸成為植物的天下。植物繁衍興盛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地球的氣候和動物的演化。這不僅是一部植物的史詩,也是地球億萬年巨變中最精彩的一章。
3《植物私生活》
細看植物的游歷、成長、成花,及與其它植物和動物斗爭求存,適應環(huán)境的奮斗歷程。六集內(nèi)容,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植物故事。
4《植物王國》
進一步展現(xiàn)植物世界,尤其是極端生境下植物的生存策略,并用實驗手法和科研成果解釋了植物諸多神奇的秘密。
5《我們的森林》
這部紀錄片用充滿詩意的鏡頭,描繪了廣袤而神秘的森林以及與森林相關的一切生命,其中有五百年的老橡樹、啄木鳥和貓頭鷹,還有形形色色的人。這是一部森林的童話。
以上視頻觀看平臺:B站
第二部分:七年級下冊
關鍵詞:人和人體
【閱讀資源】
1《人體簡史:你的身體30億歲了》文匯出版社
強烈推薦,特別有意思的一本書。
“然而,30億年進化的結果并不全是好的,今天我們的很多痛苦也都跟這個漫長歷程有關:直立行走讓我們常年承受背痛和膝蓋痛之苦;為了行動更方便,我們的骨盆變小,成了自然界中分娩最痛苦的生物;人類進化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所以我們面對病毒永遠手足無措;癌癥更是進化的代價,因為沒有細胞的變異,我們就永遠不會得癌癥……”
翻開本書,從單細胞斑點講起,看看30億年來你的身體的進化史!
2《認識身體:探秘人體微宇宙》中信出版集團
我們都了解身體外觀,但對人體的內(nèi)部構造卻一無所知,骨骼與肌肉、神經(jīng)元與神經(jīng)鏈,這些人的構成“組織”,只存在于醫(yī)學概念中。我們渴望了解人體,探求人體的奧秘,開發(fā)未知的領域,進而了解我們自己,更了解人類不可避免的各種疾病的原理與奧秘。
3《腸子的小心思》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一句話:“這些器官為了你這么日夜不停地工作,你還有什么不開心的?”
【視頻資源】
1《人體內(nèi)旅行》
用90分鐘了解人體成長規(guī)律
國家地理頻道采用各種技術,帶領大家一起進入人體的肌膚深處,從出生講到衰老,看人體是如何運作、成長和成熟的。
2《人體奧秘》
BBC的這部紀錄片對人體的介紹更細致,從生命起源 - 胚胎講起,介紹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如何運作,解釋了大腦的發(fā)展,最后介紹了奇妙的人體防御系統(tǒng)。看完這部,我們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更明白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3《人類來自哪里》
人類的起源并不是巧合,是40多億年生物進化的非凡結晶,為你揭秘人類的偉大進化之旅。
4《地球如何塑造人類》
5《神秘旅行:細胞內(nèi)部之旅》
6《人體奧秘》
強烈推薦:動畫片《工作細胞》
同名漫畫書《工作細胞》磨鐵出版社
這是一個關于你自身的故事。你體內(nèi)的故事——
作為一部科普動畫,《工作細胞》采用細胞擬人的方式,將一個人的身體想象為一個巨大的職場,講述了人類身體中不同種類的細胞在這個職場之中的工作與生活。每個人的身體由大約37兆2000億個細胞組成,不同類型的細胞承擔不同職能,從而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在《工作細胞》中,這些細胞都擁有了各自的形象與個性。
《工作細胞》的每一集,基本都講述一種與人體健康相關的事件,比如肺炎鏈球菌入侵、流行性感冒、杉樹花粉過敏癥、食物中毒等等,在故事之中既講明致病原理,也展現(xiàn)免疫系統(tǒng)對抗疾病的手段與措施。
以上視頻觀看平臺:B站
第三部分:八年級上冊
關鍵詞:動物、細菌和真菌、病毒、生物多樣性
【閱讀資源】
各類繪本有很多,不再一一贅述。
《槍炮、病菌與鋼鐵》
《槍炮病菌與鋼鐵》是一本非常著名的探討人類文明進化、解釋如今世界貧富差距的書。相信大部分的人就算沒看過,也應該聽說過。原著閱讀難度很大,不適合青少年,可以在B站上看同名紀錄片《槍炮、病菌與鋼鐵》,強烈推薦。
【視頻資源】
1《微觀世界》
為了生存,它們每天都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因為弱小,它們的世界往往非常脆弱,每一個生物的生死、興衰都依賴于整個微觀世界的平衡。
2《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zhàn)》
每時每刻,你的身體中正進行著一場大戰(zhàn)。這場起源于幾十億年前的戰(zhàn)斗現(xiàn)今仍然在我們每個的體內(nèi)發(fā)生。這是關于病毒入侵的故事——細胞的生死之戰(zhàn)。
這部紀錄片從細胞的內(nèi)部世界揭示了人體細胞系統(tǒng)的精細機制:從狂熱的、扮演著針對進出細胞的每個物體的安全防御系統(tǒng)的細胞膜、貫穿細胞的輸送物質(zhì)顆粒的細胞架、以及保持整個細胞世界運轉的線粒體,到保存著DNA的細胞核和成千上萬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蛋白質(zhì)的合成。而病毒正是旨在劫持這套系統(tǒng)以為其所用:制造更多的病毒。
3《病毒為何致命》
大部分的病毒都在進化中尋找著一個精確的平衡點,一方面盡可能的復制繁殖,一方面又不能讓宿主過快死亡(雖然這也是為了能繼續(xù)復制繁殖)......
4《殺手病毒》
《殺手病毒》是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紀錄片系列,著眼于病毒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和歷史,它們對全球社會的生物學和社會影響以及與之抗衡的不可思議的科學。每個情節(jié)都著眼于單個病毒,回溯講述該病毒的歷史,并密切關注當今圍繞該疾病的研究和技術狀況。
5《病毒獵人:阻止下一次爆發(fā)》
病毒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增加的背后是什么?我們可以做什么來阻止?我們從埃博拉病毒的最終遏制中學到什么?本片是一個令人痛苦的故事,跟隨科學家進入世界熱點地區(qū)尋找答案。
以上視頻觀看平臺:B站
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
關鍵詞:生殖和發(fā)育、遺傳和變異、進化、傳染病和免疫
不推薦書目,難度都比較大,看視頻效果最好。
【視頻資源】
1《基因醫(yī)生》
全球每年降生的嬰兒中,有近一百多萬個孩子帶有先天性基因疾病。這都是些讓人極其痛苦的疾病,它們剝奪了病人的視力、行動力......但如今,病人們有了基因醫(yī)生,能從根源上研究基因疾病,并引領一場革命。認識一下這些基因醫(yī)生吧!
2《全景:醫(yī)學上的重大突破-編輯你的基因》
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生物的DNA序列進行修剪、切斷、替換或添加,效率高、速度快,也有望根除人類致病基因在世代間的傳遞。也就是說,CRISPR這種基因編輯工具能夠精確地改變?nèi)祟惖腄NA,能夠“關閉”某些基因,也能夠給人增加特定的基因,從而徹底根除人們患上某些疾病的可能。
3《病毒與免疫系統(tǒng)的戰(zhàn)爭,我以為看了一場宇宙大戰(zhàn)》
病毒是如何躲過人體防線入侵細胞的?人體內(nèi)的防御部隊又是如何戰(zhàn)勝他們的?來看看這個視頻嗎,直觀生動。
4《病毒與人體細胞大戰(zhàn)》
“一切生物學問題的答案,最終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因為所有的生物都是,或曾經(jīng)是,一個細胞?!边@場病毒對決細胞的戰(zhàn)爭,無時無刻不在人類體內(nèi)上演,而你我卻不知情。這些無情的微型機器通過殺害細胞而繁殖,在細胞內(nèi)部也有一整套機制在不斷消滅病毒。這場戰(zhàn)爭可以追溯到四十億年前的戰(zhàn)爭改變了細胞進化的原有路線,也改變了人類的進化歷程,至今仍在進行。
此視頻來自央視網(wǎng)《比劃》,是央視網(wǎng)最有意思的短視頻欄目,專注于解釋熱點、分享知識、闡述流行,把嚴肅新聞、晦澀知識和熱搜話題一一“解剖”,有料又有趣。
以上視頻觀看平臺:B站。
03以歸納為法,有的放矢,拓展知識點
知識的獲取可以簡單歸納為:
收集內(nèi)容——剔除和簡化——總結回顧——輸出應用。
除了隨時收集圖書和視頻資源外,一些優(yōu)質(zhì)公眾號的文章也要收集,我使用的是印象筆記(石墨文檔等都可以,看個人習慣),例如生物,就是按照課本分類,相對應的文章和鏈接對號入座即可,永久保存。
注意要學會修改筆記標題,將標題修改的簡單明了,刪除多余、冗雜的無用語。比如《在人體“送外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當你看完文章內(nèi)容覺得不錯打算收藏時,可以直接標注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等一目了然的字眼。,直接存入相對應的年級中,方便查找。
常看的比較有趣的公眾號:
1博物
涉及人文、自然、生物、地質(zhì)的科學傳播公眾號,顧問均來自中科院。
2果殼
內(nèi)容優(yōu)質(zhì)、科學,利于培養(yǎng)科學價值觀和鮮明的好奇心。
3把科學帶回家
推送國內(nèi)外優(yōu)質(zhì)科普內(nèi)容,解讀前沿科學。
4一只學霸
百科類公眾號,科普奇奇怪怪而有趣的知識。
5較高端人類
分享“一切值得傳播的知識”,以“一鏡到底”的條漫形式,打造高質(zhì)量科普內(nèi)容。
6好奇博士
號稱“不正經(jīng)的科普”,以漫畫形式進行科普為主。
課外擴展可以幫助娃豐富課內(nèi)所獲得的知識,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補充,同時也強化、加深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理解和記憶。
這個知識庫的框架搭建起來以后,就可以不斷填充新知識、新內(nèi)容,且條理清晰、方便查找,小學階段可以用,初中階段也可以用,當娃碰到不明白的或者很抽象的知識點時,你就可以調(diào)動知識庫的資源,多層次、多角度、多維度的幫助孩子理解知識點。
歷史、地理、道法也都可參考以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