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讀大二了。
鑒于他的狀況,我其實最想跟大家探討的一句是:大學,敢不敢僅是一種經(jīng)歷?
在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老公對我是有些意見的。
我這人有著濃厚的老莊情懷。它可能嚴重地先天遺傳、后天傳染給了兒子。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還很在乎小紅花的。記得有一次接他回家,他在路上委屈地匯報,今天表現(xiàn)得特好,老師本應給他發(fā)個小紅花的,卻沒有。而且,如果發(fā)給他的話,他就會從班里第二名,上升為第一名,小紅花最多。我一聽嗤之以鼻:小紅花算嘛玩意兒,你要恁多那玩意兒干嘛?再說了,你得的夠多了,那玩意兒就讓其他小朋友得吧。
我不知道,我這種玩世不恭對兒子幼小的向上的心靈的打擊有多大,我只知道,中小學的時候,這家伙已經(jīng)遠超他娘的老莊情調(diào)了,手記里居然說自己最理想的生活是學陶淵明,在老家有它個二畝三分地,優(yōu)哉悠哉地過著小神仙一般無人管束的日子——他娘我在大學時才被閨蜜稱作仙女兒,可兒子在初中就被同學稱作半仙兒了……菜就是這樣壞的?
不只是老莊,兒子他娘還深受經(jīng)濟學家張五常之毒。張五常教育兒子很好玩,要求兒子不能好好學習,認為考試成績太高,說明你傻學了,沒有精力學其他他認為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他兒子憋死了,因為考試太好回家要受罰的。他兒子是進了大學才放開學的,之前一直讓老爹給憋著來著。
其實即使不受張五常之毒,我對兒子的要求,也是這個意思,而且我還給兒子數(shù)據(jù)化了:小學時前十名左右就中,太前了不好;初中時前五名左右,太前了也不好;高中時前三名左右,太前了也不好。除了這個,其實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就是性價比問題。就是你用了多少精力,才打造下的這些數(shù)據(jù)。一句話,如果你拼了,才有的如此排名,那也太不值了。所以我還有一個更雄闊的數(shù)據(jù)是其前提:小學時用力50%,中學時用力70-80%,大學時再100%發(fā)動……
單從性價比方面來講,我家夠值了:
第一,兒子從小沒上過任何文化補習班。去蹭過一個英語班,還是朋友送的票,我們心疼那票上的學費,好幾百元哩,就讓兒子去了幾次。兒子去了也沒好好學,回來說老師更不好好教,考試時還讓他們互相抄答案呢,連兒子都知道這是為了給家長看分數(shù)的……之后不了了之,再沒上過英語補習班,兒子的英語從小學到高中都不算長項。
第二,別說文化補習班了,就是啥素質(zhì)藝術(shù)班,我們也很少上,上也是玩的。兒子小時候喜歡畫畫,就上了學校一個啥班,中間老師說推薦三幅作品參加全國啥賽,結(jié)果三幅中就推了俺家兩幅。兒子需要回來重畫,且老師說每幅參賽須交15元好像。晚上兒子顧不上玩,只顧著重畫,我看著就不耐煩了,還有,三幅就推俺家兩幅?豈不意味著俺家就得交雙費?這事多虧,不干。畫了半拉的畫收到了一邊……我們的美術(shù)細胞從此掐斷,美術(shù)生涯也中斷了。
我撥拉兒子上過一個吉他班,無它,就是覺得玩玩這個,還叫帥,比如大學時談戀愛,“勾搭”女孩子可能有些用處。所以當我們把兒子領到老師跟前,老師問你們家以后考級不時,我與老公同時斬釘截鐵地回答:考那玩意兒干嘛?不考!老師問:那你們學吉他干嘛?我與老公同時:玩兒,玩兒……結(jié)果當然還是不了了之——最大的結(jié)果可能是我們家為此擁有了三把吉他:我自己大學畢業(yè)后給自己買了一把,主要是供我看來著,因為我練了一段和弦,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會唱么,五音不全,跑調(diào)能從中國跑到德國,就收手了;兒子又前后買了兩把……所以親友誰家孩子想練,都不買吉他了,直接上俺家來索!
第三,兒子小時候還比較乖,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會乖乖地完成。但是誰讓他有一個不乖的老娘呢?兒子從小學考到大學,拉他后腿的一般是語基那塊(作文偶爾也會拉,因為文史書籍看得多,導致他寫作文經(jīng)常一泄千里萬馬奔騰不復回,嚴重不符作文八股,結(jié)果就會很慘),而語基差,全是他老娘作的孽——數(shù)學題兒子從來不找我們,從小外號數(shù)學王子,他自己對付綽綽有余,就是那個語文,老師經(jīng)常安排家長提生字詞啥的。經(jīng)常是兒子在一邊大喊提問,正在電腦前跟網(wǎng)友打情罵俏的我極端不耐煩:提什么問,自己拿著書抄一下。兒子:老師……沒等我回答,就聽見老公在一邊助紂為虐曰:老師怎么知道我們不是提問的?直接抄一遍,抄完趕緊玩兒去……幾次三番之后,小人家服了,再不求我們給他提問生字詞了。
至如今看到一些家長全身心地陪孩子學習,甚至自己都練上了習題,我與老公就會同時感嘆:我們當年多么慚愧,應付孩子的學習就跟應付日本鬼子的差事似的,沒一人陪過孩子寫作業(yè)。
稍大后,兒子就不把平時的作業(yè)帶回家了。而且所謂的“作業(yè)”,被我稱作了“作孽”。初中時兒子一回家,從廚房迎出的我經(jīng)常是這么一句問候:兒子,你今天有作孽沒?咱要不要先作會兒孽?……兒子一聽就撲哧樂一下。后來說得多了,沒意思了,這個“作孽”才退出了我家的話語系統(tǒng)。
兒子初中某年,開學了都沒有完成寒假作業(yè),我與老公同時替他寫也趕不上,后來沒有辦法,就給班主任打電話,說我們家有啥事啥事,兒子晚報到兩天……這兩天,呵呵,我們?nèi)以诩壹w作孽。
兒子高中時,一個初中孩子由于沒有完成作業(yè)就跳樓自殺的新聞,讓我覺得驚悚,就專門講給兒子聽。兒子有些不屑地:完不成作業(yè)就不活了?若這樣的話,我們班豈不要軍全覆沒一個不留?
總之,在別人那里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在我們這里,早已是舉重若輕了。
兒子中招,由于作文萬馬奔騰,空前失蹄,導致不能進本市最好的高中——只能進它的分校。于是兒子拒絕讀高中,認為讀高中就是浪費青春和生命。我和老公當然得尊重小伙子的意見,說:高中可以不讀,但你準備干啥呢?給我們一個計劃,我們可以批準你不讀高中。
兒子說:我寫作。如果寫了一年沒有成功,我再給你們讀高中。
我說:光靠寫作在中國,可能要把你餓死的。韓寒只有一個,且不可復制。更重要的是,你是理科思維,不是文科思維,如果你不是理科思維,純文科思維,這大學倒是不讀也罷,而且我可以聯(lián)系我一個朋友,讓你給他做一兩年的書童,我敢保證到時候你的文科素養(yǎng)不比復旦中文系畢業(yè)的差??晌矣X得吧,大學是一種經(jīng)歷,更是一種門檻,我建議你讀讀。正如韓寒所說,漂亮姑娘都在學校,我們不跟進去咋辦呢?所以我希望你進分校,雖然比不上本部,但總是本部之外,最好的高中了。那個啥,這個高中也不用你讀的很累,你隨便讀……
一聽隨便,兒子就同意了。進了分校。高一高二他確實隨便,高三,自我收斂一下,高考時拿下了分校理科第一的成績……
老公對這個性價比很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我那個大數(shù)據(jù):小學時用力50%,中學時用力70-80%,大學時再100%發(fā)動——人家不給守了——兒子一進大學,干脆不發(fā)動了,100%隨便了,居然開始掛科了。這讓我嚴重不適中。給兒子電話,居然回我曰:高中時都沒好好學,大學再給你好好學?想的美!
確實是想的美。讀了大學的兒子,已是你發(fā)射出去的衛(wèi)星,人家有自己的軌道,你豈能隨意給人變軌?何況他現(xiàn)在這軌道,很大程度上是你埋下的線!
于是我只好往差的方向想:大學,敢不敢僅是一種經(jīng)歷?就是說,我從校園走過,留下了很多足跡,就是沒有奮斗與汗水?——當然足球賽除外,踢球人家還是蠻拼的,有球場小旋風之號;辯論賽也可以,會不會把自己當蘇秦張儀跟人合縱聯(lián)橫,也未可知……
文:端木賜香,來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