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打卡應(yīng)該都是沒有先前的認(rèn)真與時間長了(可能是這周爸爸在家,也有可能是剛好這周是不想學(xué)的周期)koe老師說反復(fù)這樣的不想學(xué)習(xí)是正常的,畢竟英語是在小序3歲后才開始介入的。
媽媽不能灰心,要想著法子讓孩子有新鮮感。
隨便拿了五本牛津樹給他,《the libray》是之前有看過的,但是不夠認(rèn)真,所以又加入進(jìn)去了。這次是每頁點了一遍。
《who is it 》最后這頁他覺得特別有趣,dad的造型小序覺得特別吸引他,看了好幾遍這里。
《making faces 》 這本書是五本里面他看的最久的一本,“dad was fierce” ,他事問“這是誰哦?” “mum was frightened” 小序下問“媽媽怎么了?”
“媽媽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腳,才這樣的嗎?”
我才解釋說,大家在玩抽卡片做表情(鬼臉)的游戲,媽媽抽到了“驚恐??,害怕”的表情,所以媽媽在做這個表情。
因為在看繪本的時候,通常我都是不先做解釋的,都是讓他自己看,然后他自己表達(dá)自己的想法(有時候也不會說),除非說錯了,我才會解釋。因為中文繪本答案有很多種,所以他說出來的答案我都不否定??墒沁@個英語繪本,有時候他說出來的就有不對。他說了,不對了才糾正,他不說,我也沒去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