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曾經(jīng)的鄰居,家中條件不好,兩口子掙錢不多,有兩個孩子不說,兩個老家都需要接濟,收入能用在吃上的很少,可他家的飯卻相當?shù)暮贸?。他就能用平凡的食材做出不平凡的菜肴,不時有令人驚詫的創(chuàng)舉。
熗炒豆芽或者醋溜豆芽,是豆芽最常見的做法,有些人還在炒豆芽的時候放點韭菜,這位仁兄,不止這些,他在炒豆芽的時候,先放進豆芽,點幾滴醋,翻炒幾下后放點黃瓜絲,再翻炒幾下出鍋,豆芽中有一股誘人的青菜香味。
西紅柿可以炒雞蛋,炒茄子,炒菜花,他還會用西紅柿炒尖椒,略微放點糖中和酸味,這道菜味濃,很下飯。
如果沒有肉,豆角一般是清炒,他不僅用心地把豆角切成絲后再炒,而且會用寸段的豆角燒土豆:放點油,鍋熱后先把土豆煎黃了,然后放入豆角炒至豆角變成綠色,放點水燜一下,翻炒,再放點水燜一下,再翻炒,直至炒熟,豆角熟了,但不爛,土豆在反復(fù)翻炒中,里面的醇香被勾了出來。
夏末秋初,玉米下來了,每家每戶都會煮點玉米吃,他把吃不完的玉米粒剝下來,那時候沒有松子,他就用尖椒丁或者熏干丁炒玉米粒,味道很別致。
就是普通的茄子,他也做法多多,紅燒茄子因為油少的限制,不常做,他會把整個長茄子放在鍋里蒸好,撒上麻醬,伴著吃,還會和青椒絲一起炒茄絲,最后點上幾滴醬油,頗下飯,茄子切片和西紅柿一起炒,也是他的家常菜;如果趕上節(jié)假日,買點肉餡,他會做點茄盒,或者整條長茄子中間切開,放點調(diào)好的肉餡,燒著吃,頗有硬菜的風(fēng)度。
一顆普通的圓白菜,經(jīng)過這位仁兄的手,或者切成細絲,放點蝦皮,很快翻炒,或者嗆炒,或者放點粉條紅燒,總之,他有的是辦法處理那些再普通不過的食材。
這位仁兄夫妻都是南方人,他們早上不吃油條,早餐或者稀飯、或是面條,或者泡飯,或者餛飩。但他會買些油條,用來做菜。他會在炒油菜的時候放點切成段的油條,燜一下,讓味道相互融合,我還見他用油條炒過小白菜、大白菜、絲瓜、苦瓜甚至西瓜皮。
如果有點豆制品,這位仁兄簡直就可以做宴席了。白豆腐干炒白菜,熏干丁、黃瓜丁炒豌豆,熏干絲炒芹菜,白豆腐干炒韭菜,素雞炒菜花,素雞炒蘿卜絲等,都是他家的家常菜。
他做的醬燒豆腐尤其好吃,豆腐先焯水,直至豆腐出現(xiàn)蜂窩狀,油熱后翻炒豆腐,然后放入燒肉的作料,什么姜片、蔥段、大料、香葉、桂皮,還要放點料酒和醬油,開鍋后小火慢燉,最后還有大火收汁,你別說,怎么吃都有股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