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上海,應一個朋友的邀請,幫助拍攝了兩座古寺,真如寺和龍華寺。江南的寺院是另一種風格,有很多細節(jié)都非常有趣,當然也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新知識。比如這個龍華寺牌樓上的“雀替”。
雀替是中國古建筑的特色構件之一。宋代稱“角替”,清代稱為“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大致形狀是三角形,主要被置于建筑的橫材(梁、枋)與豎材(柱)相交處,作用是縮短梁枋的凈跨度從而增強荷載力。有木雀替,也有石雀替,上面通常有精美的漆畫或雕刻。
在龍華古寺牌樓上看到的雀替,比我在北京看到的要繁復很多。北京看到的多為龍啊鳳啊花草啊,龍華寺看到的是人物和故事。我仔細數(shù)了一下,牌樓上十個雀替,圖案卻并不完全一樣,真是很用心呢。
可是,我不知道這些人物是誰,又是說的什么故事?既然在古寺之上,大概都是和一些祈愿祝福有關的,但是只能囫圇吞棗理解到這里,還是有些遺憾——如果能夠了解多些,或許能夠更好感受南北方不同的祈福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