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聽新聞已經有四年多了。
一年級,因為沒有了雙語環(huán)境,找了BBC Newsaround和NBC Kids Edition每天早餐時間磨磨耳朵。無心插柳,一路聽新聞聽到了五年級,內容從兒童版到少年版、從英文擴展到中英文。
孩子為什么聽新聞?
新聞,顧名思義,新=新鮮出爐+與時俱進;聞=張開耳朵聽身外事、門外事、新鮮事。孩子從出生開始探索世界,閱讀和聽新聞都能夠無限擴大他們探索世界的時間/空間半徑。這是我們除了英文磨耳朵的功利目標之外,開始聽新聞的初衷之一。四個推薦孩子聽新聞的理由:
? 孩子聽新聞,可以開闊眼界、長知識,讓他們了解到除了學校、作業(yè)、家長、同學之外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很多樣。
? 孩子聽新聞,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培養(yǎng)社會、國民意識和適合他們的價值觀,而不是把他們的價值觀和天花板都局限在家長的高度。不同于小視頻的洗腦式推送,專業(yè)的兒童新聞一般會用兒童視角去解讀新聞故事。比如,BBC Newsaround常常會通過采訪小朋友來講述ESG和保護大自然的理念,講述疫情期間英國小朋友們的生活和感受,講述生理有缺陷的英國小朋友們的故事;比如NBC Kids Edition會讓小記者去采訪一些體育明星、科學家;比如博雅新聞,會講校園霸凌,分享如何面對和處理校園霸凌的真實故事,會講諾貝爾物理獎、AI的發(fā)展、馬斯克的We ROBOT……這些遠比學校課本上的各個考點知識更有趣、鮮活。
? 孩子聽新聞,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也是閱讀之外非常好的延伸、拓展和更新。小胖喜歡聽國際新聞,俄烏戰(zhàn)爭、伊朗以色列的沖突,很好的和他對戰(zhàn)爭史的興趣和閱讀聯(lián)接了起來。小胖很喜歡機械和科學,科技新聞、萬物和陽光大少年的閱讀,讓他在常規(guī)閱讀的基礎之上,始終保持了知識的鮮活。
? 孩子聽新聞,也有利于高質量、有內容的親子互動。餐桌上少了催促的煩躁,多了一些大家對同一事件不同理解的分享。小胖有時候還要充當翻譯,給我們解釋一些英文新聞。
當然了,孩子是一個特殊群體,新聞資料的選擇也是需要慎之又慎。分享一下我們讀過聽過的一些新聞:
? BBC Newsaround(每日更新),小胖從小就是BBC的粉絲,對BBC新聞的接受度非常高。短短七八分鐘,制作精良,內容充實,價值感十足,對新聞小觀眾十分貼心,7-10歲的小朋友強烈推薦。最大的問題是網路上資源的更新不夠及時。我們當時在淘寶網上買了一個每日更新的資源,沒有想到賣家更新越來越拖沓,后面直接就停更了。
? NBC Kids Edition (每周更新),小胖后期對這個二十幾分鐘的新聞的興趣是超過了BBC的,時事新聞的比重明顯增加,并且加入了一些科技相關的內容。也是同樣的問題,網絡上實時更新的資源不容易找。
? BBC News,小胖現在唯一在聽的英文新聞,每周一次,三十分鐘。純時事新聞,B站新聞播客。
? 經濟學家,我自己訂閱的APP,給小胖聽過幾次,說聽不懂,不喜歡,刪除。博雅的經濟新聞,小胖說聽得一知半解,也不喜歡。買了一套兒童經濟學,試著讀了一下,也是推進困難,看來狗孩子的商業(yè)頭腦是暫時沒有的。
? 博雅的科技新聞(每周更新),每周早上聽一次,20多分鐘,目前是小胖最愛聽的新聞。博雅APP訂閱。
? 萬物(每月更新),科技知識和科技新聞雜志,沒什么好說的,小胖的最愛,每次一來,馬上投入閱讀。
? 陽光大少年報(每周更新),內容相當豐富,有時事新聞,有科技新聞,也是意料之外孩子居然非常喜歡的一份報紙。
? 二十一世紀英文報(每周更新),也算新聞內容,但是感覺更多的是一份英文學習報,居然還有英文練習版面。目前每日五分鐘朗讀一篇,作為早晚讀資料。
這些年新聞聽、讀下來,對小胖的影響還是有一些,沒有明顯的成績上的促進,但是確實讓孩子的知識儲備比較豐富,讓孩子內心比較有活力,相比同齡人,內心想法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