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廈門學區(qū)房的回憶

2020
2018
2023-6-3 22:49 原創(chuàng) · 圖片4

#學區(qū)房選擇# 

#學區(qū)房選擇# 
 

一直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無奈深處四線城市小縣城,自己和老公的高中都是去外地讀的,所以,自從生了二胎,開始認真思考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后,想讓孩子走出去的想法就一直都在。身邊也有不少朋友給孩子買了學區(qū)房,甚至不惜每天夫妻兩工作地和居住地往返數(shù)十公里,也算是對我的一種刺激和鼓舞。

于是,大約兩年前,生了二胎后,開始鼓勵老公換工作,老公也算是爭氣,一年前,先生工作變動有了契機,來到了福建省內的教育高地,廈門。

開始琢磨怎么讓孩子入學。

一開始,想的是用集體戶的機會,但是經(jīng)過家庭會議以后,發(fā)現(xiàn),老人家比較老派,不太接受租房(就是,不能接受被親戚問起來說沒有買房),老公呢,覺得不應該為了學習降低太多生活品質,我呢,考察了一番以后發(fā)現(xiàn),集體戶因為這幾年生源太多的緣故,對應的小學已經(jīng)成了熱點,一定會被統(tǒng)籌,又因為集體戶所在的是湖里區(qū),雖然是島內,但學校之間教育水平差異還是相對思明明顯一些,畢竟,坊間說的是思明無弱校,可沒有湖里啥事。這樣一來,集體戶只剩下島內上一雙外一個優(yōu)勢了,吸引力不足。當然了,這中間的糾結,肯定不是一次家庭會議可以解決的。我和家人存在的主要分歧,是想要把有限的錢全部投入到教育,就是買學區(qū)房上面,還是說要兼顧家庭生活。我比較激進。家人就比較沒有那么執(zhí)著于教育。一開始,我確實是一直在慫恿先生買好的學區(qū)的老破小,后來自己慢慢也想通了一些,一句話就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吧。

總而言之,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只剩下,買房(要能住的),成為兩一致,入學。

因為預算有限的緣故,又因為要考慮居住體驗,思明的房子一開始就被我們排除了,然后開始看老公所在的湖里,看過400-550左右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老小區(qū),樓梯房,要不就是面積真的好小,得另外租房住。(因為一直在四線城市住的大房子),老公抵觸得很厲害。(公婆也話里話外有些抵觸)

后來,就開始看島外,從通勤,教育質量等因素開始考慮,選定了集美和海滄兩個區(qū)域備選。集美去了解了一下水晶湖郡,房子不錯,環(huán)境很好,然而,學區(qū)一般,放棄。再看集美中學附近,卻被好友勸退了,理由是勸我買島內。。。畢竟廈門考高中,島內和島外一雙外錄取名額分配是完全不同的,額。。。好像又繞回去了。。。那邊說實話,詳細了解不多,因為后面就引發(fā)了我和老公的討論,沒有精力去那邊分析了。(大概集美中學還是不錯的)

至于討論的結果,就是后面想到,當年我和老公也都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因為成績好免費去的市區(qū)私立學校,不影響我們考上好大學,因此,如果孩子優(yōu)秀,能上一雙外本部,當然好(身邊就有朋友的孩子集美考到外國語高中部的),不行,上一雙外島外校區(qū)或其他好一點的高中,就已經(jīng)足夠他們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了。如果孩子不優(yōu)秀,硬雞娃,大家都不開心而且家庭需要支出非常高的成本,是我們不能承受的,所以,最后,又繞回來了。還是選島外。

開始看海滄。海滄就比較好選了,雙十,北附,外國語,一中海滄,無他。這些房子都在預算范圍內,差別無非就是房子大小,地段,學區(qū)細微差別。

下面詳細講一下過程。

去看了一中,馬鑾灣那邊,一個感受就是,新房很多,未來很美好,現(xiàn)實很荒涼,而且,一中要搖號上就很勸退。如果我是剛畢業(yè)買房,可以考慮,畢竟,房子不錯的。未來可期。

外國語被排除了,原因是房價不低,但是在海滄據(jù)說學區(qū)并不靠前。雖然地段好,生活便利,地鐵方便,但是,我一直不忘初心就想要學區(qū)好一點,所以就沒有往那邊考慮。

剩下雙十和北附。

雙十又有天心島和雙十附小,附小那邊我們能買得起的房子,大概100平左右,公婆還是認為太小。天心島去看過不少小區(qū)和房子,面積倒是都能買到120甚至更大的,但是小區(qū)環(huán)境一般或者樓層不合適。后面看了一套天心島小區(qū)的房子。除了在三樓,其他沒有可嫌棄的,但是那時候,已經(jīng)開始看北附附近的房子了,明顯感受到,北附附近的房子,小區(qū)環(huán)境更好,裝修更好,房價更低。然后,內心天平開始傾斜。

雖然,雙十和北附,一個趨勢向上,一個未知,但錢不夠的我們,看到未來海岸的房子,還是比較心動的。

然后就是機緣巧合的看房,后面看到我們買的這套房子,房東是某大學教授,海景房,簽約過程無比簡單。交房前還讓保潔做了全屋打掃給我們。就非常順,可能,買房也是需要緣分。

這次買房,對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以及我自己帶來了哪些變化和影響呢?

雖然這是一次還沒有徹底完成的遷徙(因為還要等正式入住和入學),就是一次正在進行時的換房換城市換工作這樣,但是我堅信說這一次遷徙其實是對我整個家庭和對小孩的教育,包括對我未來的人生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次遷徙,可能后面我還是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會買房子,但是那個時候的影響可能也不一定有現(xiàn)在這次這么大,這次是一個改變而下一次有可能就是一個提升而已。最大的變化就是把自己和老公從一個在老家完全沒有壓力的一個年輕人,變成了一個在大城市背負著房貸,然后離開了家鄉(xiāng)的這么一個奮斗者。因為畢竟我也問過自己就是如果不是為了小孩子的教育的話,我自己愿不愿意去做這樣子的一個改變,其實內心深處我應該也是愿意去改變的,因為本質上我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不是一個很容易偏安的人,就是會很客觀的去面對自己的階層和處境,但本質上也是屬于比較有追求的人,立足于自己的階層,但是也不愿意止步于自己的階層,還是愿意努力的向上去夠一夠,不管自己能夠走到什么地步,但是不愿意固步自封,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置天花板。一句話說,就是不躺平吧。就是也希望以后自己的小孩能夠心態(tài)比較好的努力著,就是不要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坦然的接受,勇敢的追求。當然,這也是因為我真是看到了大城市和小縣城之間資源和機會的巨大差異,雖然這種差異現(xiàn)在在縮小。但距離縮小到讓人忽視,可能還需要漫長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進程。

-選擇后孩子的教育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目前已經(jīng)發(fā)生的變化就是不再特別需要接送,之前在縣城,我們家不在學校邊,需要奶奶騎電動車接送,說實話,我是比較擔心交通安全的,換房后,步行范圍內。其他的變化,是需要以后去感受的,最大的不同是,現(xiàn)在他們至少有機會考一雙外了,而之前,即使你成績再好也不可能進一雙外。

可以說,這種變化,符合我當初的初心和期待。

-選擇后,家人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選擇后,最大的變化就是階段性掏空家里現(xiàn)金了吧,我和老公開始省吃儉用還房貸。我其實比較缺乏安全感,就月光的感受并不太好,幸好后面還是有希望改善,但仍然需要全家共同努力。然后還有就是,婆婆和孩子需要進一步適應大城市的生活,幸好老大還有一年大班,還有時間適應變化。

我自己呢?算是完成了自我期許吧,畢竟。當年和我一樣考上好大學的同學。十有八九都在城市,他們的后代,也在城市讀書了,我也是生了孩子,才有些后悔回到縣城工作。而現(xiàn)在,我的孩子,終于和他們的孩子又在同一條起跑線了。

-回頭看,自己會如何評價當時的決定,值么?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在新家,我會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畢竟,大海景房住的很開心,樓下就是幼兒園,小學到高中(如果考得上的話)全部步行范圍內,真的很香。

寫到最后了,其實發(fā)現(xiàn)這也是自己一次心理的梳理,也是一個分享,畢竟,在買房的時候,收獲了很多人真誠的建議,也參考過網(wǎng)上許多網(wǎng)友的意見和看法,也從他們的買房故事中獲得過啟發(fā),所以,也很感謝小花生發(fā)起這樣一個話題的征文,讓我有了動力和契機去認真回顧和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的經(jīng)歷和原則,也祝愿所有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各得其所,安居樂業(yè)!


回應1 舉報
贊8
收藏5
KLF
2年前
好棒的決定!也是很厲害??!
發(fā)布

推薦閱讀

yaring
yaring
2020
2018
作者熱門日志
關于感統(tǒng)早教的那些事  贊2 · 收藏18 · 評論1
我已經(jīng)這么做了  贊5 · 收藏1 · 評論7
繪本分齡  贊4 · 收藏7 · 評論2
今年端午節(jié)  贊2 · 收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