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準備開始英語啟蒙,找回了好久沒用的小花生,發(fā)現(xiàn)上一篇日志還是大寶沒出生時候寫的。懷孕時憧憬滿懷,生完手忙腳亂,如今二胎都兩歲了,真是唏噓。
梳理一下目前的情況,對現(xiàn)階段(學齡前)能親自抓的娃的能力技能,重視程度從高到低分別是:意志品質>運動能力(視力)>中文閱讀>英文(聽說閱讀)>數(shù)學。
1.意志品質和社交能力,這個是大短板,娃天性軟弱擺爛兼社交恐懼,過程無力吐槽。。。三歲前正面管教無效,三歲后暴力干預(主力是爸爸),樹規(guī)矩明獎懲,做個令行禁止的學渣,好過自由叛逆的廢柴。目前的訓練結果是娃還算比較聽話,也學會了基本的社交方法,每周四晚上沒有課外班專門帶出去和小區(qū)、公園的小孩子社交,學習訓練(沒錯這也要教),復盤總結。周末不定時和幾家朋友一起出去親子游,偶爾約班上同學聚會。
2.運動方面,應試卷到最后也是拼體能,珍惜小時候運動細胞發(fā)育的關鍵期,學齡后太卷沒時間,把握幼兒園時期形成肌肉的機械記憶。目標:找到一門熱愛且擅長的運動,打好體能基礎,小學以后進校田徑隊進行專業(yè)訓練。
目前周一周三晚上舞蹈課,周二周五晚上乒乓球,周日上午籃球,下午乒乓球。12月準備開始自己教娃跳繩。開春以后去學游泳。
三歲整學了90天輪滑,每天去學1個小時,鍛煉了平衡能力,對于意志薄弱的娃來說也算塑造了一次學藝的規(guī)矩,這90天也耗盡了對興趣班初體驗的所有濾鏡,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反感報課。。始終都有嘗試一些體驗課,4歲前一個月發(fā)現(xiàn)了對舞蹈的熱愛,就一直堅持下去,但是頭半年多又出現(xiàn)了擺爛,神游,的行為。4歲10給報了乒乓球課,一對一,一個年輕親和力很強的教練帶了10幾節(jié)課,教練說這個娃長的又可愛又調皮走神,自己實在是對她沒辦法,換了一個年紀大很有經驗的教練,是這片區(qū)域的指導教練,擅長獅子吼,娃經常被吼的倆眼發(fā)直,加上爸爸立規(guī)矩破防,好歹是磨了40節(jié)課,磨出一點樣子出來。自從有了乒乓球課的痛苦對比,越發(fā)熱愛和珍惜舞蹈課?!,F(xiàn)在經常被舞蹈老師表揚,原話是她個子太高會擋住別人,不然可以給她c位。(身高方面,一直在+2sd上,興趣班回家晚,睡得晚以后,逐漸向1sd下滑,但總要有所取舍)跳繩是比較有興趣的,上次體適能課前自己拿機構的繩跳了半小時,學會了邁步和雙腳跳,教練教了一下,可以連著做幾個單獨的雙腳跳。周六開始帶她下樓跳。
另外最近發(fā)現(xiàn)她洗澡太馬虎,怕水不洗臉(這怎么學游泳?),洗頭糊弄人,還有洗手也糊弄,沾沾水就跑掉了,這幾天要好好抓一下她糾正習慣。
3.中文部分,主要目標一是大語文的基礎培塑,二是在文學和歷史中學習塑造娃本就極弱的個人品格。
我的理念是大語文的基礎繞不開歷史,學詩詞古文,成語典故,名著名篇,都要結合其背景,理解和掌握才會順暢扎實。自主閱讀開始后就有意引導娃讀歷史啟蒙類的漫畫繪本,看過部分《漫畫史記》,覺得只到西漢內容太少,中斷改為目前在啃的48冊《漫畫中國歷史》。同時期喜歡的還有三國,西游等,有時候也會把小時候的繪本顛來倒去看一遍,自主閱讀都是她自己抽空找機會看的。不過因為五歲后運動類課外班報的多,每天大塊時間只有晚上洗完澡的半小時可以閱讀,進度大大降低。
中文識字量沒測過,估計在2000左右吧,歷史類書生僻字多,而且雖然是啟蒙讀物但畢竟內容有些深度,還是沒辦法像別的書一樣讓她自主閱讀,經常是陪讀,對歷史人物性格品質,道路選擇,謀事方法,進行分析,感覺娃確實逐漸有一點輸入進意志品質的底層代碼。比如哭鬧的時候,用申公豹哭了七天的一場痛哭來提醒,會反思什么時候的哭是無能的發(fā)泄情緒,什么樣是盡人事后的直抒胸臆,看到周瑜對諸葛亮的嫉妒和迫害,聯(lián)想到藺相如引車避匿的胸襟,會對格局氣度有一個形象的認知,在和妹妹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提醒一下就會釋然。交朋友或者獨立去辦事的時候遇到困難逡巡不前,和娃講講專諸刺僚的整個謀定而后動過程,遇到突發(fā)狀況的臨機應變,娃能夠明白一些努力的道理。別人都是從現(xiàn)實到藝術,從形象到抽象,對于這種情商為負的娃,也只能迂回委婉,曲線救國。。。
4.英文方面,0基礎,一直以來都不夠重視的一塊,本身應試英語,當然高考將近140分給了我應試也能學好的自信,但是世殊事異,現(xiàn)在的娃和當年起點環(huán)境都差別太大了,這條路欠賬太多了,必須盡快追趕。10月開始和妹妹一起看sss,這就體現(xiàn)了年齡大的效率優(yōu)勢,比妹妹學的快很多,聽過幾遍基本會唱,而且有了自己的語句結構分析能力,自己偶爾蹦出來一個自造的句式,趁機開始刷分級。開始用紅火箭,少女心的娃,一切粉色的東西都無腦接受,然后同時加入raz,娃很乖讓刷就刷。但明顯分心,兩套都沒有特別強的主觀動力。所以上牛津樹吧,真的是興趣殺手,娃每天吵著要看kipper一家。但受限于每天閱讀時間有限,只有半小時,刷三本做做習題就差不多要睡了,沒關系還是要保證運動量,我和隊友兩個高度近視,娃這個基因也得把近視盡可能的延后,所以撐到寒假再加量吧。
5.數(shù)學。吃老本中,三歲前不夠上公辦,在蒙氏讀了一年,跟著蒙氏數(shù)學走,奠定了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走的時候正準備用銀行游戲學千位運算,簡單的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都沒問題,數(shù)手指很熟練,當算籌用,可以靈活的數(shù)出來35+12等于多少,在家和娃一起做1000立方體的過程中也能明白乘法的意義,《立體王》第一冊6歲那本都能看出來,但沒太大興趣,可見沒有學霸的潛質,是屬于提前學吃老本的普娃那一掛。孩子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割舍了數(shù)學啟蒙的內容,這部分還是交給時間,交給數(shù)學腦的自然發(fā)育吧。數(shù)學還是要刷題,這是個反人性自我逼迫的過程,還好娃還算聽話,小學以后再逼。
語數(shù)外現(xiàn)階段最迫切的還是英語,立貼督促自己堅持,有空的時候都會來小花生記錄下來,對這個各項都不突出,短板卻很明顯的娃,一路做的都是跟在后面辛苦的補短。希望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能給我堅持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