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這幾天被獲獎攝影作品《獨生子》刷屏了。
大家都在說要養(yǎng)生,而我們單位的女同事卻在說要生二胎,于是大伙就這個話題討論開了。
之前打消二胎念頭的張姐,與倡導獨生主義的小謝,也開始有想法了,都呼吁要將這個二胎計劃提上日程。
我借此打趣張倩,是否也要趁此機會生了算了,她仍搖頭。
我的閨蜜張倩每次看到我家女兒,都說想抱回家養(yǎng)著,養(yǎng)大了再還我。她的孩子已經(jīng)七歲了,也萌生過二胎的想法,但被現(xiàn)實給活生生壓回去了。
張倩是醫(yī)院的護士,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還經(jīng)常要值夜班。
老公做工程的,經(jīng)常出差,經(jīng)常一個月見不著面,她自己的父母不在身邊,公公婆婆年紀也大了,況且生了孩子之后可不僅是喂養(yǎng)的問題,還要陪伴、教育等等。
張倩說,自己陪兒子的時間少,就已經(jīng)覺得虧欠了,這樣的情況,實在不適合生二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曾表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然是生兩個孩子比一個孩子好。如今的獨生子女童年都缺少玩伴,在孤單中長大。他們長大后不太會去關心愛護其他人,反而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
多子女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個性發(fā)展,獨生子女放學后只能在家看電視上網(wǎng),而兩個孩子從小在一起玩,很早知道了互相幫助,產(chǎn)生矛盾的時候如何互相包容。
但即便如此,在生二胎之前,也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
如果雙方?jīng)]有達成共識,如果工作不允許,或者沒有足夠的精力陪伴孩子的話,建議不要生二胎。
經(jīng)常有朋友向玲子請教,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yè),要知道她不僅是一雙兒女的媽咪,還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
公司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家庭生活幸福和睦,儼然是生活大贏家。
玲子對自己有個要求,那就是不能因工作而影響陪伴孩子的質(zhì)量。
所以她在婚后就選擇了生孩子,在孩子兩歲的時候開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前就做好規(guī)劃,一年時間穩(wěn)定業(yè)務,第二年鞏固期開始備孕,一步一步都按照規(guī)劃來。
在二寶出生后,玲子就只負責管理好公司的發(fā)展方向和人事調(diào)動,如此一來,事業(yè)不影響,陪孩子的時間也有了。
玲子專門學習了時間管理,將家庭和工作盡量區(qū)分開來,還專門制定了“周末家庭日”,除了有緊急事務推不掉之外,每個周末的時間,幾乎都是和家人在一起。
并且,兩個孩子在玲子的教導下,相親相愛,大寶對于弟弟的到來,并沒有特別敏感的心理,更令人羨慕。
《孩子多了怎么養(yǎng)》一書作者、兒童心理學家琳達·索娜說:“一味地和大寶說‘不許這樣’只會加深他(她)的嫉妒,因為你總是護著小寶?!?/p>
玲子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育兒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在大寶有任何攻擊行為的時候立即制止,但隨后就教大寶換一種方式對待小寶。
比如教大寶正確地抱小寶,親自演示如何換尿褲,讓大寶一起參與弟弟的成長,這樣就很容易接受這個新生命了。
所以在生二胎之前,要先問問自己是否能夠合理的安排好工作和家庭,對當兩個孩子的媽媽是不是有足夠的信心。
在“單獨二胎”實施后,北京相關的調(diào)查報告顯示,符合條件的單獨家庭中,約50%愿意生二胎。
“單獨二胎”可以在政策上終止“421”的家庭結(jié)構(gòu),取而代之的是“422”,可明顯增加家庭人力資源,提高家庭抗風險和未來照顧老人的能力;
同時,有利于家庭自身發(fā)展,比如讓孩子的成長受益,有兄弟姐妹的相互陪伴,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
可考慮到精力、經(jīng)濟、已有孩子的態(tài)度、父母的態(tài)度等多種因素,另一部分滿足“單獨二胎”的人群,放棄生二胎的計劃。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二胎時代》,劇中馨兒作為家中的第一個孩子,享受過獨生子女的待遇,她對二胎的反應是:
有了弟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不會喜歡我,就會討厭我。
心理專家分析,原因在于現(xiàn)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從生下來就被“4+2”包圍著,習慣了所有人以自己為中心,缺少分享的習慣和能力。
隨著弟弟的出生,她心理發(fā)生了變化,性格也有很大的轉(zhuǎn)變,這樣的馨兒,直接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平衡。
這些劇情看似有些夸張,其實也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馨兒的“痛苦”,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二胎家庭中大寶的狀態(tài)。
無論從心理學、社會學還是教育學角度看,馨兒這種“過激”的反應都是合情合理的。
心理學家曾做過兒童如何接納家中新生兒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寶寶出生后,母親投注在老大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確會減少。
身為父母,是不是也能像劇中那樣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正確引導、開化,看育兒教科書,召開“家庭會議”,從根本解決問題,杜絕類似“女孩因為要阻止父母生二胎而選擇自殺”、“哥哥‘虐待’四個月的弟弟”的悲劇 。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然心理治療師”。
獨生子女,或是二胎,都各有各的利弊。
是否要二胎,不是跟風,更不能一時興起,而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適合生二胎。
1. 家庭經(jīng)濟條件允許
各線城市生活水平不一樣,也給不出一個具體的標準。
所謂經(jīng)濟條件允許,我理解的是,要在不會因為二胎的到來而降低生活水平的條件下,才考慮生二胎,這就是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2. 要能處理好孩子之間的關系
非獨生家庭里,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偏心”。很多父母都嚷著說我不會,我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多了一個孩子,事多出好幾倍,你會忽視孩子的心理,而孩子的內(nèi)心又是極敏感脆弱的,你不需要表現(xiàn)出偏心,他就會往那方面想。
所以在二胎前,你要做好應對一切問題的準備,并且有信心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不傷害到任何一個孩子。
對此,兒童成長專家麥赫梅斯給出的建議就很實用:
你可以利用懷孕時間,多和大寶講講小寶到來的各種好處,你們可能遇到的難處和解決的辦法,化解大寶的焦慮。
3. 要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
陪伴,對于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是及其重要的。
小徐想要二胎,但她老公及其反對,用他的話說,生了也沒時間陪伴,就是丟給老人照看,孩子的心靈也孤獨啊,再生一個,豈不是多傷害一個孩子?
喂養(yǎng)孩子,可不僅是讓他吃飽穿暖而已,而是要給足他精神食糧,給他一個完整的、快樂的生長環(huán)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暫且不要有要二胎的想法,整頓整頓,多騰些時間出來陪伴這個孩子。
4. 夫妻關系、雙方父母的關系不被影響
夫妻之間很容易因為孩子的問題爭吵,小爭吵倒不傷大雅,但如果因為多了一個孩子而影響到夫妻感情,那就不必去冒險了。
還有一些人生二胎時,自己已近中年,雙方的父母已經(jīng)晚年,其中有些父母需要經(jīng)濟贍養(yǎng)、照顧,上有老下有小,撫養(yǎng)教育下一代與照顧父母,需要付出大量的心力、時間和經(jīng)濟支持,這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協(xié)商,努力平衡。
在考慮二胎的同時,也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5. 夫妻雙方事業(yè)發(fā)展不被影響
生二胎的父母大多三十幾歲,是事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而生養(yǎng)、撫育兩個孩子的心力、經(jīng)濟和時間是一個甜蜜的大負擔,需要夫妻雙方付出更多,需要兩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也需要各自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如果事業(yè)被影響,很容易引起夫妻之間的矛盾,也會影響家庭和諧。
我最喜歡泰戈爾《 孩 子 的 世 界 》里的這幾句:
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凈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說話,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來愉悅他。
那些大家以為他是啞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會走動的人,都帶了他們的故事,捧了滿裝著五顏六色的玩具的盤子,匍匐地來到他的窗前。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的孩子,也如同泰戈爾筆下的孩子一樣,有著閃閃發(fā)亮的世界,有著讓別人羨慕的那份純凈,別人采擷最好的東西來到孩子身邊,好像整個世界都會為他呈現(xiàn)出最美好而童真的景色。
投資要講天時地利人和,生二胎要講的也不少,不能全滿足,起碼也要達標三項以上。
不管是幾個孩子,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都是截然不同的。
是否生二胎,結(jié)合自己的具體情況,考慮各方面的利弊后再決定也不遲。
來源:爸媽內(nèi)參